中国杀气很重的姓氏,出自一人将整个部落人杀死,人头堆起一座山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部落文明时期,人们开始学会使用姓氏来称呼部落首领,姓氏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辨别不同家族之间的后代,方便部落家族之间的通婚,一直沿用至今。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符号,且祖祖辈辈代代相传。所以姓氏就象征着我们的根,尽管一个家族的人可能过着不同的生活,可我们的根是一样的,也是我们无法摒弃的。
灭,字面的意思是消失或者丧失,大家对灭字的第一眼印象就觉得,不是什么吉利的字,因为用灭组成的词大多都是不好的事,比如灭绝、灭顶等。可大家知道吗,其实灭字还能作为姓氏,还真有人姓灭,而且还不少呢。
在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不就便病逝,武王临死前将商都附近的三个地区分给自己的三个弟弟管辖,防止商朝的遗民造反。武王死后,周公姬旦辅佐武王的儿子周成王上位,而周公摄政,令武王的三个弟弟十分不满,于是借以“周公篡位”的借口,联和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起来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和平定叛乱,劝说周武王的另外一个弟弟召公,一起发起东征,征服东方各大叛乱的诸侯国。
周公首先派大量的士兵沿着周武王灭商的路线,向着武庚的部队讨伐,然后乘胜追击攻占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管辖的地方,最终杀了武庚和管叔、将武王的弟弟蔡叔放逐,且贬武王的另外一个弟弟霍叔为庶人。占领东部后,周公继续向东南方的国家和部落进军。周公先将一些部落打败,后再将其余一些国家相继打败。最后将商朝的遗民赶至洛阳后,继续北上攻奄,迫使奄国投降,其他一些北方的国家也不敌周公。由于时任大司马的周公,在消灭一个反叛势力后,就将他们的宗庙烧毁,再将所有反贼的头砍下堆成一座小山,并命令周围居民前来围观,以慑不法、彰显周威。自此之后,西周的大司马就有了一个别称—“京灭”。后来西周大司马的后裔,有的会改名为“京灭”氏,有的直接简称为“灭”氏,世代流传至今。
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位教育家名叫澹台灭明,是儒学大师孔子门下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也是著名的儒学教育家。澹台灭明在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见他长相丑陋,就认为澹台灭明没多大才能,可还是教了他儒家文化。
澹台灭明在孔子那里学成后,便离开鲁国,前往往南方游学,途径江苏苏州,后到了江西南昌,在当地开创儒家学派,大力发展当地的儒学教育,当时跟从澹台灭明学习儒学的弟子有三百多人,他自己发明了新的教学管理方式,他的才能和德行也在其他的一些诸侯国芳名远传。后来,澹台灭明的后裔子孙,有的以先祖名字灭明为姓氏。在元末明初之时,省文简改为灭氏、羽氏、明氏等,一直流传至今。灭氏,相对于其他姓氏来讲确实是人数稀少,可灭氏的祖先们的贡献却是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