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美国为什么那么多别墅(为何美国居民都住别墅?)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看美国的电影时,你会发现他们那边的人几乎都是住的独栋大别墅?那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中国人却住的都是高楼大厦呢?是不喜欢吗?答案当然不是,那是因为我们这边都在玩“香港模式。”香港模式就是“合肥天下瘦”,把一个地方的人都往一个小区域赶。其余一大片区域,甭管是良地还是劣地,都不开发,就让它荒废去。其实就是为了让市区的地变得金贵,而故意不开发良地,人为制造土地稀有性。

漂亮的大别墅让人看到就想入住

北美那边的独栋别墅

看看隔壁日本,人口密度大得可以和中国有得一拼,结果六成以上的日本人住的都是独立住宅!东京街景一放大,别墅区绵延不绝,真是要怀疑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走错了剧本。即使是韩国首尔,中心城区也是一栋接着一栋的独栋房子。甚至在土地资源极度紧张的新加坡,独栋住宅的面积竟然超过了大家熟知的高层组屋。

日本东京鸟瞰图

日本的住宅区

别以为只有发达国家有这种待遇。东南亚国家,比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随处可见独栋住宅。而在美国和加拿大,八成以上的居民住在独立别墅‬里,至于公寓?那是临时人口或者移民的选择。你要是去洛杉矶市中心转一圈,除了几栋高楼,几乎全是别墅。苏黎世、巴黎这些欧洲城市也是别墅的天堂,根本没有拥挤的高楼大厦抢风头。

韩国首尔的住宅区


新加坡人口密度全球第二是中国的60倍

看完‬在‬反观我们‬,哎,印刷电路般的精密小区、密密麻麻的高层住宅遍布每个城市的天际线。这倒好,城市倒是“挤”出来了,但是人均居住面积被狠狠压缩。你站在楼顶往下看,发现自己和邻居好像住在同一个“盒子”里,甚至隔壁家的菜香都能轻松闻到。

印刷电路般精密,全是高层住宅小区


高层住宅,占地面积巨大的封闭小区


这么多高楼三十年后如何更新?

而‬在北美的大别墅‬里,地下室是你的车库兼工作室,花园是孩子撒欢的天地,你想养宠物、种花草,生活自由自在;而高楼里,你的生活被压缩成上下楼的有限空间,心情可能也因此变得“平层化”。而且,住别墅还能让你搞点小创新,比如在车库里造个公司出来,毕竟乔布斯、贝索斯都是从车库起家的

有人说中国住高楼是为了粮食安全,不能占用耕地。别急,咱算笔账:中国的耕地面积有19亿亩,只要拿出一亿多亩地,8到10亿人都能住进别墅。而且,农村宅基地空置率高达70%,加上撂荒的土地,有超过5亿亩土地可供使用。你还在为住别墅操心?中国地广人稀,有的是地方盖房子。

农地里起高楼

还有人有人说,私有土地会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这种说法其实已经是“过去时”了。只要政府在郊区规划出大片的私有住宅区,就不会对基建产生什么影响。你看,日韩的土地也是私有的,但人家新干线、高铁还不是修得到处都是吗?

贵阳花果园小区

而且,大规模提供住宅用地,其实还能降低土地价格,这反而对基建有利。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财政制度。现在,土地不能自由交易,开发商必须先向地方政府缴纳土地出让金,才能开始建设。过去三十年,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卖地(这也是分税制历史问题的产物)。当时这种模式的确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现在,这一套已经不灵了。高层住宅市场已经疲软,迫切需要新的方式来扩大内需。土地财政就像兴奋剂,短期内刺激经济没问题,但长期依赖就麻烦了。

现在的高层小区动不动就是“封闭式管理”,把人关在钢筋水泥的盒子里,扼杀了丰富的小街区生活。大家都跑去大商场消费,城市的多样性和趣味都被消灭了。而如果是低层独栋住宅,窄窄的街道、密密的路网,能让行人随处可走,城市更有活力,人情‬氛围也会更浓。

当然,高层住宅的问题还不仅仅是生活不便。随着时间推移,老旧小区的维护将成为巨大的负担,拆迁难、物业管理难,恶性循环无休无止。而且长期生活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空中,人异化成为丧失自我意识的“人彘”,精神状态容易出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