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瓶里为什么有水垢(烧水壶中有水垢,是水不好吗?)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烧水壶烧一段时间水,壶底下就结了一层或是厚厚的或是若有若无的水垢,有人担心这是水里重金属的沉降物,有人担心这是水壶里析出的有害物质,那么这些水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
其实这些水垢主要成分是钙和镁的沉淀物,通常我们称其为总硬度。总硬度通常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化学概念上这两种硬度区分主要取决于钙镁离子所配对的对象,这太过于复杂我们不再赘述了,实际上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式,那就是在水煮沸时,暂时硬度的钙、镁化合物分解生成相应沉淀而从水中去除,而永久硬度则不能通过加热除去。在通常情况下碳酸钙镁总量偏高,水质就偏硬,反之则偏软。那么水中硬度具体是怎么划分的呢?怎么样的水就超标了呢?
水中硬度的标准通常是以碳酸钙的浓度表示的,实际上根据碳酸钙浓度分为7个级别,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简单的以一个浓度点来看,当碳酸钙浓度小于150mg/L时称为软水,当浓度大于150mg/L时称为硬水。我们都知道当水质硬度过高会引起肾结石发病率升高、胃肠功能紊乱、给皮肤带来损伤,所以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水中硬度(以碳酸钙计)不得超过450mg/L。那么既然规定小于450mg/L的水才是合格的,自然而然我们就会产生一个疑问水中硬度是越小越好吗?
其实不是的,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饮用水硬度是170mg/L。我们都知道钙镁离子是人体每天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水有一定硬度,通过饮水就可以补充一定量的钙镁离子。而钙镁对人体有着促进骨骼发育和生长的重要作用,能刺激心脏和心血管活动,激活多种酶,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和抗炎症作用。甚至有研究表明居住在饮用水硬度高地区的男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少。这么看水过硬也不好,过软也不好,不软不硬才最好。
在我们疾控中心的日常工作里水中硬度是每月的常规监测项目,我们环境监测科和理化检验科每个月都会进行采样和检测。所以只要在我们监测下合格的饮用水是不会有问题的,饮用略硬一些的水也是无害的,产生水垢大家也不要害怕。现在大家知道水没问题了,但是产生了水垢还是影响了大家的使用,该怎么轻松地把水垢清理掉呢?
一是用食醋除水垢。当烧水壶产生水垢后,我们可以将几勺醋放入水中,将水略微加热,即可除去水垢。二是小苏打除水垢,小苏打在水中水解后会与水垢有一个沉淀平衡,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一般来说,只需要倒一点点小苏打拿刷子刷一下就干净了。
总而言之,水垢产生莫担心,水质过软失钙镁,水质过硬易结石,不软不硬才最佳,要想除净厚水垢,食醋苏打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