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的功效与作用(砂仁的药用价值)
最近我们讲了好几个化脾胃湿气的中药。
苍术燥湿、祛风湿、解表;厚朴燥湿、行气、平喘;藿香化湿、解表、止呕;佩兰化湿、解表;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苍术和佩兰都是菊科的,能祛湿兼解表;白豆蔻是姜科的,姜科的有一个特点是能温中,能止呕,比如生姜。
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个姜科的中药,砂仁。
这砂仁和白豆蔻非常的相似,临床上用了砂仁就不用白豆蔻,用了白豆蔻就不用砂仁。
砂仁是阳春砂、海南砂、缩砂三种植物的果子,主要产自亚热带地区。阳春砂多出广东、广西;海南砂多出广东、海南;缩砂多出越南、泰国、印尼。
其味辛性温,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作用。
具体可以用于三种情况,一是湿浊困脾,一是脾胃虚寒,一是胎动不安。
首先是湿浊困脾。
脾胃是最容易被湿浊侵犯的,我们吃进去的东西,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湿浊之气,这些湿浊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运化,排掉,就容易积滞在胃肠,从而引起胃肠功能的减弱。
就像胃肠被一堆淤泥或者湿布包裹着,运动起来就慢了,也更加费力。
胃肠功能减弱,吃饭会不正常,排便也会不正常。
吃东西吃不下,没胃口,不消化,肚子胀,食物积在胃肠,大便黏腻,不能很好排出;如果湿浊夹杂有寒气,则还会有腹中冷痛;如果湿浊夹杂有热,就成湿热,还会有肛门灼热、大便秘结等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化中焦脾胃的湿浊。
化湿浊的中药有很多,开头说的这些化湿药都可以,当然今天的主角砂仁也是可以的。
砂仁是温的,所以适合的是寒湿,这样就可以温化湿浊;如果是用于湿热的情况下就需要加上清热燥湿的中药,比如黄连、黄柏、栀子、黄芩。
第二个就是用于脾胃虚寒。
脾胃的功能非常重要,各种原因引起它的消化、吸收,都会引起身体出现问题。
实证的有寒邪凝结、湿热困阻、寒湿困脾、肝火犯胃等。
虚证的有脾胃虚弱,脾胃阴虚,脾胃阳虚等。
对于湿浊困阻的情况,上面已经说了,可以用化湿药。
现在来看看脾胃阳虚,阳虚会生内寒,虚寒内生就需要温中散寒,砂仁属姜科,性辛温,可温中散寒;而且脾虚,则其运化水湿功能就会比较差,更加容易被湿浊困阻,用砂仁既可散寒,又可化湿。
第三个是用于胎动不安。
怀孕比较难受的是孕早期的呕吐、恶心,孕后期的胎动不安。
早期吐得难受,苦胆都会吐出来,这种情况就需要理顺气机,减少呕吐,常用的理气止呕药有藿香、砂仁、紫苏。
后期胎儿成长,会手脚活动后,因为某些原因不舒服,一直在肚子里动来动去也是非常的难受。
胎动常见的原因有气血不足、肾虚胎元不固两种情况。
其实归纳起来就是营养物质不够,小胎儿动来动去。
气血不足是后天饮食不足,需要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并且健脾胃,加强吸收,可以在砂仁安胎基础上,加上人参、白术、熟地等补气血药。
肾虚胎元不固是先天母体不足,就需要加强补肾,可以在砂仁安胎的基础上,加上杜仲、续断、桑寄生等补肾安胎药。
这是我对“砂仁”的一些理解,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的点赞、转发、关注,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