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动辄得咎
- 拼音: dòng zhé dé jiù
- 基本释义:
辄:就。咎:过失,罪过。指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处分。形容处境困难,常被人无理指责。
- 详细释义:
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小厮因~,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 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 例句:
对学生的管理要严而有度,不能使学生感到~。
- 反义词:八面圆通
- 近义词:跋前踬后
- 成语典故:
- 相关谜语:
- 结构形式:偏正式成语
- 组成汉字:动,辄,得,咎
-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 读音正音:辄,不能读作“chē”。
- 成语易错:辄不能写作“辙”。
- 成语辨析: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 英语翻译:be blamed for every move; 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
- 成语造句: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 成语繁体:動輒得咎
- 第一个字是的动成语:动辄得咎,动荡不安,动手动脚,动之以情,动不失时,动中肯綮,动循矩法,动如雷霆,动不失机,动魄惊心,动心娱目,动而若静,动静有常,动中窾要,动必缘义,动心忍性,动静有法,动如脱兔,动如参商,动人心弦
- 第二个字是的辄成语:动辄得咎
- 第三个字是的得成语:迫不得已,自鸣得意,春风得意,读书得间,利害得失,探骊得珠,渔翁得利,动辄得咎,旗开得胜,情非得已,成败得失,因祸得福,如鱼得水,小人得志,扬扬得意,虎穴得子,是非得失,小己得失,穷通得失,傲睨得志
- 第四个字是的咎成语:既往不咎,动辄得咎,盈满之咎,责躬引咎,无誉无咎,自取其咎,难辞其咎,括囊避咎,自贻伊咎,进退惟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