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外强中干”。
外强中干
《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源)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肤腠营胃,外强中乾,精气内伤,神沮脉殚。」《朱子语类.卷一一零.朱子.论兵》:「然自唐末,大抵节镇之患深,如人之病,外强中乾,其势必有以通其变而后可。」清.章学诚〈皇甫持正文集书后〉:「袭于形貌以为瑰奇,不免外强中乾,不及李翱氏文远矣。」清.黄宗羲〈李杲堂先生墓志铭〉:「无情之辞,外强中乾,其神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