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重脾虚怎么调理(喝水都会长胖?都是脾虚湿气重惹的祸!中医1个方子帮你健脾祛湿)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肥胖,其实属于“虚胖”,是由身体代谢出现问题所引起。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根“管子”,如果代谢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导致这根“管子”堵塞,从而表现为虚胖。
下面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典型的案例,认真看完,相信你就能了解其中的关系。
前段时间,35岁的张女士因“虚胖”前来就诊,张女士自述,25岁以来开始发胖,最胖的时候体重高达85kg,期间也进行过运动及饮食调理减肥,但效果不明显。于是张女士转而寻求中医治疗,来诊时症状见:
脘腹胀满,倦怠乏力,嗜睡,偶而还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一般,动则汗出,平时加班多,加班时喜食夜宵,因时常加班,导致睡眠不规律,大便溏薄,月经量少,经期正常。舌象可见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
张女士的身高为160cm,体质量为80.1kg,血压:130/85mmHg。西医诊断:单纯性肥胖。根据张女士的症状等情况,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湿邪中阻。
实际上,在肥胖的人群中,张女士的情况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类。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肥胖也是肝郁脾虚,湿邪中阻所致。
容易胖,可能是肝郁脾虚,湿邪中阻引起!
关于这一点,其实《黄帝内经》就有相关记载:“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指出了肥胖与脾存在密切的联系。
此外,《温热经纬》也记载:“过逸则脾滞,脾气滞而少健运,则饮停湿聚矣。”历代医家认为,肥胖病的主要病机之一为脾虚痰湿,多因嗜食膏粱厚味,加上先天脾虚而导致痰湿积滞发为肥胖。
乐启生中医团队的李秉杰主任讲到,临床上这类肥胖多见于暴饮暴食,贪食生冷,嗜食肥甘,或者久坐伤脾,思虑过度等导致脾气耗伤,长此以往必致脾虚,从而导致脾阳不振,脾的运化失调,饮食水谷之物无以化生气血精微,而转变为痰浊积聚体内,导致体态肥胖。而且脾失健运,水饮内停,也会凝聚成痰,痰湿内阻,病程缠绵,日久发为肥胖。
打个比方,人处于健康状态就好比一块干木耳,浑身通透舒爽,而如果身体内处于潮湿的环境下,好比木耳吸收水分会胀大,身体也会变为虚胖。
此外,我们的肝主疏泄,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当脾出现问题,长期发展往往容易累及肝,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同样也会导致体内气机阻滞,正如《血证论》所讲“气行水亦行”,气滞则水停,从而导致痰、饮等病理产物积滞,进而诱发肥胖。
那么,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调理改善呢?
疏肝健脾,温中除湿,帮你减脂降重!
需要注意的是,与湿邪相关的病症可能是复杂多变的,比如有些人的肥胖等症状为湿热所引起,也有的人实质上是单纯的脾虚湿阻,因此,治疗也应结合个人的情况针对性制定方案。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其实就是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只有个体化治疗,方能从根源改善问题。
比如上面所提到的案例,张女士的肥胖等症为肝郁脾虚,湿邪中阻所致,因此予以疏肝健脾,温中除湿调理。
拟方:炒苍术、炒柴胡、制半夏、制香附、茯苓、泽泻、决明子、荷叶、制附子、厚朴、党参、炒白术、陈皮。14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并嘱忌食生冷,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二诊:以上方调理后,张女士前来复诊,自述体质量减轻2kg,腹胀减轻,食欲正常,心情稍舒畅,但倦怠乏力及大便依然同之前。观其舌可见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上方化裁,加干姜,嘱继续服14剂。
三诊:此次来诊,张女士体质量相比二诊时减轻3kg,腹胀明显缓解,倦怠乏力好转,大便正常。舌淡胖有齿痕,苔薄腻。二诊方加郁金,继续服14剂。
在该案例中,针对张女士的情况制定的首诊方,实际上,厚朴、陈皮、苍术为平胃散的组方,用以燥湿运脾,和胃消胀。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其实也即六君子汤化裁而来,用以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此外,由于患者月经量少,故用党参、白术补气以生血。其他的药物中,制半夏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理气消痞;附子温中健脾祛湿;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泽泻利水渗湿;决明子清肝润肠,荷叶利湿健脾,二药均可清肠通腑。二诊时,考虑到“附子无姜不热”,所以加干姜以增强附子的温中的功效,以增强祛湿化痰之功。三诊时,考虑到张女士仍有肝郁,故二诊方加郁金以疏肝解郁。后又随访半年,了解到张女士体质量相比停药时又下降5kg,且精神体力状态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