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有痰是怎么回事(咳嗽有痰,多半是因为痰湿阻肺,3个小方法,教你从根本上祛痰)
最近我老是咳嗽,每次咳嗽还有痰,有时还会伴有气喘、胸闷等问题,这要怎么调理啊?
其实有时候咳嗽也不一定是坏事,它有可能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咳嗽这个行为,顺带可以清理呼吸道和咽喉的分泌物、有害物质,同时也是变现的给我们的身体报个警,让我们提高警惕。
咳嗽有痰,多半是因为痰湿阻肺
中医认为咳嗽有痰,多半是有痰湿在体内了。平常生活中如果因为饮食不规律,或者思虑过度,伤及脾胃,害的脾胃运化失健,导致体内的水湿无法运化,结果久聚成痰。痰上贮于肺,那么就会出现咳嗽、痰液比较多的情况了。
百病生于痰,痰在哪病就在哪
痰停在肺,就会咳喘,就会有肺结节
痰阻碍于心,心血不畅,就会胸闷心悸
痰停在胃里,胃气不能降,就会恶心呕吐
停在经络筋骨,就会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停在子宫,就会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
停在咽喉,就会有梅核气,感觉喉咙有异物
痰迷心窍,就会神志不宁,心情抑郁或焦虑
痰火扰心,就会发狂,失眠
不同部位的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中药来调理
1、痰在脑、在心
我们可以用石菖蒲来调理,石菖蒲药性温和,味辛、苦,可以入心经和胃经,有着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功效。石菖蒲也是心梗和脑梗患者最常用的一味中药。
2、痰在肺、咳嗽
我们可以用桔梗来调理,桔梗药性平和,味道苦、辛,入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平常都是用来治疗咳嗽痰多,无论寒热皆可应用。
3、痰在脾胃
如果痰在脾胃的话,就容易出现呕吐、胃口变差,我们可以用陈皮或者半夏来调理。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而半夏呢也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
4、痰在肾
肾里有痰的话,那么人的面部就会显得黑,且痰多。我们可以用生芡实来调理。芡实呢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作用。
5、痰在经络
如果痰在经络,我们可以用白芥子或者白僵蚕来调理。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的作用。对于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有着不错的调理效果。而白僵蚕也可以祛风通络、化痰散结。
首先,这痰是怎么产生的呢?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里的意思就是说生痰的源头是在于脾脏,当我们饮食不规律,或者情志不舒等原因就可能损伤脾胃,导致脾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就会生湿生痰,而痰湿大多数会聚集在肺里面,因此,祛痰湿要从生痰的源头去调理。
但有些朋友就会说了,我之前也吃了不少健脾、祛痰的药,为什么就是没有效果?这其中,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名医朱丹溪曾说:“善治痰者,不知痰而治气。”这里就是说,当体内有痰,不要一味只用化痰、祛痰的药,而是要先去调畅气机,当气机运行通畅了,这体内也就不会聚湿成痰了。因此,治痰要以治气为先。
这里就给大家总结了,从健脾理气、化气、补气这3个方向入手来化痰的方法,下面带大家来看一看。
第一个就是理气祛痰。
中医认为,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而津液的输布以及代谢活动是离不开气的推动以及调控的。当身体气机顺畅,痰浊就会随着气机的运动而代谢或者消散。而如果气机不畅,就会导致人体代谢紊乱,以至于痰湿内生,从而就感觉嗓子有痰,两肋胀满、神疲乏力等,而这种情况就需要理气化痰,而理气化痰的药有代表性的就是二陈丸,它不仅可以理气祛痰,还可以健脾燥湿。
第二就是化气祛痰。
这里说的化气就是靠阳气的蒸腾气化的能力,正所谓阳能化气,从而把体内的痰湿给蒸发,而这种人群通常表现为四肢冰凉、畏寒怕冷,一着凉就容易腹泻,伸出舌头一看舌胖淡、苔厚腻。这种就要以化气祛痰为主,代表方为金匮肾气丸,该方可以温肾阳、利水湿,当体内阳气足了,这水湿自然就蒸腾消散了。
第三种就是补气祛痰。
正所谓气足则化津,而当气不足,就不能推动津液的输布,这津液也就很容易聚集体内,形成痰湿。所以如果你经常感觉乏力气短、少气懒言的,干一点活就气喘吁吁的,体力很差,有一些气虚的表现,这种情况就不仅要祛痰,还要补气,从而利于痰湿的代谢,该代表方为六君子丸,有很好的补气化痰的作用。
以上就是3种以治气为主的化痰方法
当然除了中药以外,按摩穴位也可以达到调理的效果
1、祛湿要穴——阴陵泉
阴陵泉穴是脾经上的一个穴位,而要想祛痰化痰,我们就要从根本上着手。脾是生痰之源,经常刺激阴陵泉穴可以健脾祛湿、利水消肿。我们可以用两个拇指分别按压左右两穴,顺时针是补法,逆时针是泻法,每次按揉5分钟,每分钟可缓慢按揉20次,可每日重复按揉。记住每次按压到能感到有酸胀感就可以了
2、祛痰要穴——丰隆穴
健脾祛湿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祛痰了。而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一个穴位,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达到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开窍的功效。我们可以用拇指按揉,跟按揉阴陵泉穴的方法一样,按到有酸胀感为止。如果有条件的话,艾灸也是可以的。
这两个穴位一个祛湿,一个化痰,相信坚持一段时间,体内有痰的情况会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