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正面疼是怎么回事(跑完步不光小腿疼?迎面骨前侧也疼?很可能是它的原因)
跑步是很多中老年人最爱的运动方式之一。每天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在河边或者公园中小路上,稍微跑上半小时,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每天必备运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跑完步或者其他运动结束之后,总有一段时间小腿疼得厉害,感觉就像是骨头被什么东西挤到了似得,休息一会疼痛感觉会慢慢消失,但下次运动之后又会出现。读到这,是不是想到自己曾经有过这种经历呢?
因为这种症状的发病率很高,经常跑步的人群中,大约有一半左右的人出现过上述情况。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导致小腿骨疼痛的根本原因,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MTSS)。
为啥会得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
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和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肌肉控制身体的运动,所以自然和肌肉有很大的关系。在内踝上方8厘米左右的地方是很多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疼痛点,这个位置正是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交汇的地点;比目鱼肌和趾长屈肌的起点,也和此病症疼痛部位相吻合。
比目鱼肌、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这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会长时间牵拉筋膜(俗称筋,主要作用是连接骨骼和肌肉),导致胫骨筋膜长时间处于牵拉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筋膜受损,从而引起骨筋膜的慢性损伤,导致损伤处疼痛。
此外,因为小腿部有些肌肉会跨越踝关节内侧,止于足底,所以有学者认为,小腿部位的疼痛和足部关系也很密切。当足部的骨骼结构因为老化、病变发生形态变化,引起脚部受力的改变,这种情况下长时间运动就很可能导致小腿肌肉受力发生改变。
如足部纵弓角度发生改变时,会导致足后旋力量降低、足内旋所需要的力量更大,就会导致肌肉牵拉筋膜的力度更大,从而导致小腿部位筋膜的损伤,引起疼痛。
除了肌肉问题外,肌肉收缩时也会对骨骼产生压力,一般情况下,这种压力对骨骼的生长是有利的,可以通过损伤——修复——加固这三个过程提升骨骼的强度。但若是长时间持续性、反复性的刺激,损伤还未修复又产生了新的损伤,就破坏了骨形成的过程,可能会引起骨骼的疼痛。
骨骼疼痛,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进行X线检查。但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并不会引起明显的骨折,仅会出现一些皮质骨的微骨折,仅凭借X线片很难确定。一般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检测。
目前来看,原理上导致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是肌肉过度牵拉骨骼、筋膜导致产生的疼痛,但究其根本,还是运动导致的损伤。
运动的好处很多,提高抵抗力、降低血管类疾病的风险、增加肌肉力量,但运动的损伤也不能忽视。因此,应该如何运动,才能减少运动中带来的损伤,享受运动带来的好处呢?
该如何预防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发生?
首先,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和运动关系很密切,所以需要从运动的各个方面减少其产生的原因。
首先,运动量适中,过量运动一直是中老年人运动的误区。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见过每天走两万步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天早早就起,围绕着小区、公园,走完之后腰酸背痛的,这样运动不仅是心理上的折磨,也是对身体的损伤。
适当的运动,可以让关节液均匀涂抹在关节软骨上,可以保护关节软骨,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但关节液分泌是需要时间的,过量的运动,可能会出现关节液不足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继续运动,关节软骨没有了关节液的保护,就很容易损伤。
其次,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热身对于运动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不进行热身,运动过程中很容易抽筋,运动前没有通过热身促进血液循环,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某处的血液循环受阻,引发抽筋。还可能会导致肌肉拉伤,长期下来,可能会引起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
运动后及时拉伸,可以缓解身体中的乳酸堆积,防止肌肉出现酸痛等症状。
再者,场地和装备的选择十分重要,很多老年人喜欢在水泥地上进行运动,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坚硬的地面会对运动没有任何缓冲作用,冲击力会直接传至身体,身体骨骼、肌肉承受的冲击力较多,就可能导致“疲劳性骨折”。
所以,运动时尽量选择较为柔软的场地,如橡胶跑道,较为平缓的草坪等。但在这些场地进行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因地面不平、湿滑,引起摔倒、滑倒等事故。
尽量选择带减震、支撑能力的鞋子。鞋子带减震,能缓解一部分冲击力,减轻骨骼、肌肉的压力;鞋子带支撑,可以适当地缓解足部变形,减少因足部变形导致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
通过这些防护方法,就可以尽量避免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发生了。那已经出现小腿疼的患者怎么办,小腿疼一定是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吗?
能否自行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呢?
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不能通过疼痛判断
跑步小腿痛,不一定是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也可能是胫骨应力性骨折、慢性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下肢缺血性疾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症状十分相似,非常容易误判断,尤其是胫骨应力性骨折。
胫骨应力性骨折和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这两种疾病都会导致肿胀、压痛,且疼痛位置多在小腿中下部位。但是胫骨应力性骨折疼痛休息后缓解不太明显,而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休息后可缓解,但下次运动后可能又会发作。
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和肌肉联系较为紧密,有时候做出一些伸脚尖、勾脚尖的动作时,由于牵扯到了相关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症状。但肌肉活动又会涉及到筋膜、骨骼的活动,意思是,如果是骨骼、筋膜的相关病症,也会出现疼痛症状,不单单是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会引起疼痛。
那能否通过原因来判断呢?产生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原因和过量运动有关,而胫骨应力性骨折也和运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无论是从原因还是从症状都很难判断是否为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
准确病因都不能自行判断,那应该如何治疗呢?
得了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应该如何治疗?
首先,立刻休息,终止所有运动,无论是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还是胫骨应力性骨折,都是身体的一种损伤,均可通过休息缓解。越早休息,身体开始恢复的越早,恢复的越彻底。
一定要彻底好了,才能继续运动,要不然一运动就疼,一休息就好,长此以往,对骨骼和肌肉损伤极大。但要注意,身体好了并不是不痛了,不痛是说明炎症消失了,但距离痊愈还需要一段时间,最好在疼痛消失1周后再进行恢复训练。
其次,休息1~2周之后没有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彻底停止各种类型的运动休息2周之后,症状没有任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特别是有足部骨骼异常的患者,建议疼痛刚出现的时候就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再者,大多数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患者完全恢复的时间在44~78天,在此期间,可以进行游泳、潜水等运动,防止肌肉萎缩。也要注意患处的保暖,防止因受凉加重疼痛。
最后的总结
运动,本就是为了身体更加的健康,但运动中的损伤,成为了运动健康之路上的绊脚石。
只有通过仔细地预防、尽早地诊断、科学地治疗,才能完美地解决这个“绊脚石”,让我们真正享受运动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