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玉人何处教吹‘箫’)
不得不说,杜牧这个人写诗不仅闷骚,而且真的很污很污,随便两首诗就把唐代诗人的公众形象给毁成了黄色段子手。这两首大家都读过,一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是:“玉人何处教吹箫”。那位老人家说的好,对于一个人既要观其言,又要察其行。我们再来看看风流诗人杜牧同学都做了什么。
如果不是爷爷与老爹的过早去世,杜牧会有一个完美的童年,他爷爷杜佑官居宰相,他爸杜从郁做过太子司议郎一职,杜牧驾着马车行在长安街头即使撞到人绝对有自信低声说一句“我爷爷是宰相”,“我爸是太子党”。
鲁迅先生说“有谁见过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的么? ”杜牧的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没伞的孩子要拼命地跑,小杜读书还是很拼的。26岁参加科举考试,考到了第五名,如果不是前四名都被内定好了,状元是杜牧没得跑了。由此也可见,晚唐时期这种考试的风气有多么不正。
考上进士的杜牧意气风发,兴冲冲地去了终南寺刷一番存在感--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支仙桂一时芳。很是得意。走上了仕途,杜牧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也开始了。
刚打卡上班那会,杜牧激情满满,做了不少出彩的策划书与社会调查报告,但是庙堂之上牛李两个宰相正在撕逼,没工夫搭理他,有再好的idea都是白搭。朝中大佬给了杜牧一个弘文馆校书郎的职务。这是个什么官?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校对员。
郁闷的杜牧有志难伸,日子久了,壮志情怀渐渐消磨殆尽,下班后就去撸串灌酒。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喝酒成了一生的嗜好。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不得意,要么辞官回家扛起锄头理豆苗,要么就恃才放旷,狎妓纵酒。青年才俊杜牧显然是后者。没多久,他就来到了国际化商业大都市--扬州。扬州到底有多好?世人是这么说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才叫完美的人生。
每日处理完工作后,去青楼喝喝花酒,听听小曲,时间晚了,和女同志们练习下衣服的三十六种解法,成了那几年杜牧的主要业余爱好。
多年后,杜牧年纪大了,快走不动了,回想起来年轻时那段激情燃烧岁月,咂嗼了下嘴,忍不住感念: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是无情薄幸之人吗?显然不是,离开扬州那晚,手中的Dry martine一口都喝不下,与妹纸相对无言,心情很感伤: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