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是多少(唐山大地震24万人死亡!相当于400颗原子弹爆炸!)
23秒24万人死亡!相当于400颗原子弹爆炸!——不能忘却的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地震。
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23秒内,百年唐山被夷为平地,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7200多家庭全家罹难……
回溯40多年前的震恸,为追索灾难引燃的人性之光,为刻写我们的家国记忆,为夯实全民族的责任与担当,为不负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
1976年7月28日凌晨,天气怪异般的炎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终于抵不住困意沉沉睡去。
凌晨3时的唐山,似乎一切都和往日一样,夜阑人寂……
▲还未来得及翻页的日历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
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
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
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
▲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被震得面目全非的楼房
▲大地震后,唐山一片废墟
▲大地震后,唐山一片废墟
▲唐山地震后,新华路房屋几乎全部坍塌
▲被震毁的唐山机车车辆厂全景
1976年7月28日强烈地震发生后的唐山市一角。唐山——丰南一带遭到的破坏和损失极为严重。新华社记者 刘东鳌摄
▲唐山轻工机械厂夷为废墟
▲震后的开滦唐山煤矿一号井
▲震后坍塌的桥梁
▲震后坍塌的桥梁
▲唐山大地震现场
▲大地震后弯曲的铁路
▲大地震时的地缝
▲开滦医院
▲地震毁坏的河北矿冶学院(现河北联合大学)
▲前往救援的解放军
▲直升机运送伤员
▲空军航调室同志在机场跑道上,指挥飞机起落三千余架次
▲在没有大型起重工具的情况下,解放军战士用双手拨开重物救出了一万六千多人
▲解放军指战员在抢救灾区受伤的群众
▲解放军某部的医务人员在护理地震后第二天出生的婴儿
▲唐山市吕家坨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地震之后,迅速搭起帐篷,增设临时病床,抢救受伤群众
▲辽宁省医疗队冒雨登上飞机,前往地震灾区抢救伤员
▲地震发生几天后,解放军仍在努力寻找尚存的生命
1977年2月9日,在唐山丰南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抗震救灾斗争中荣获集体一等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某部指战员帮助丰润县人民盖临时住房。新华社通讯员摄
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发生后,人们在清理废墟。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 摄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发生的强烈地震中,人们在唐山矿业学院清理废墟。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摄
党中央、国务院对地震灾区人民群众极为关怀,向灾区空投慰问电(1976年8月1日发)。新华社记者 肖野摄
1976年8月1日,辽宁省医疗队冒雨登上飞机,奔走地震灾区,帮助抢救伤员。新华社记者 肖野摄
1976年8月1日,人民解放军某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卫生科”的医务人员,精心护理在地震第二天出生的婴儿。新华社记者 白连锁摄
1976年7月31日,人民解放军某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卫生科”医务人员,战斗在唐山市抗震救灾第一线,抢救负伤的群众。新华社记者 武清月摄
1976年8月3日,蓟运河上的宁河大桥遭地震破坏后,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奋力架设舟桥,迅速恢复公路交通,使抗震救灾物资顺利运往灾区。新华社记者 李昌元摄
1976年8月1日,北京市第一食品厂的工人为灾区群众生产了大量的面包、饼干,正源源运往唐山地震灾区。新华社记者 纳一摄
1976年8月2日,各级党组织千方百计安排好群众生活,依靠集体力量战胜自然灾害。这是丰南县稻地公社桥东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在集体食堂就餐。新华社记者 肖野摄
唐山、丰南一带强烈地震发生时,被困在井下的开滦煤矿赵各庄矿陈树海等5名工人(陈树海(左三)、毛东俭(左一)、李宝兴(右一)、王文友(左二)、王树礼(左四))冲破重重艰难险阻,顽强奋战14天又12小时,在井上军民的抢救下,终于在8月11日胜利返回地面(1976年8月20日发)。新华社记者刘志伟摄
1976年8月31日,唐山市的小朋友们为日夜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人民子弟兵送水。这种人民军队人民爱的动人情景,在唐山市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新华社记者 白连锁摄
1976年8月31日,一个大雨的夜晚,解放军某部的指战员得悉唐山矿工于占水的妻子刚刚生了孩子,战士们立即抱起油毡、苇蓆赶去,将于占水的窝棚盖得严严实实,接着又派专人将大米、白面和鸡蛋送到产妇的婆母孟兰田的手中。新华社记者 肖野摄
1976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某部“解放锦州尖刀连”的指战员在地震之后,星夜奔赴唐山灾区,同英雄的唐山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斗争,表现得十分英勇,受到唐山市街道居民的热烈赞扬。新华社记者 刘志伟摄
遭受1976年7月28日地震灾害的河北省丰润县七树庄公社社员积极交售爱国粮。这个公社排除万难,夺得了好收成。(1977年1月17日新华社发)
1976年8月31日,唐山钢铁公司广大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已部分恢复生产。图为炼钢工人用震后炼出的第一炉钢铸锭。新华社通讯员摄
曾在1976年7月28日强烈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华北工业城市唐山,经过一年重建,工业生产迅速恢复,人民生活十分安定。(1977年8月27日新华社发)
▲地震造成大批伤残人员
▲2006年7月20日,河北唐山市,河北理工大学校园保留的原图书馆地震遗址,当年破碎的裂纹仍然让人触目惊心。
▲开滦矿一位老人在地震中受伤的手,唐山地震不仅给唐山人的身体带来无法痊愈的伤害,也给经历了那场灾难的人们内心带来难以回避的伤痛。
▲ 唐山地震孤儿陈秀敏。2006年4月9日,陈秀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忍泪水说:“我经常在梦里梦到抚养我的老师,只要一想起她们慈祥的面孔我就忍不住掉泪。”
▲2010年7月28日,唐山,抗震纪念碑前有市民留下鲜花,依托对逝者的哀思。
▲2016年7月26日,河北唐山,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临近,民众悼念亲人寄托哀思。唐山大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的遇难者纪念墙。
▲2016年7月26日,河北唐山,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临近,民众悼念亲人寄托哀思。
▲2016年07月27日,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大地震40周年,航拍城市新貌。
▲黑白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1976年7月28日,新华社记者刘东鳌摄);彩色照片(上图):2016年7月9日拍摄的唐山市城区。
▲黑白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1976年7月28日,常青摄);彩色照片(中图):2016年7月16日拍摄的唐山市新华道与建设路交口。
▲黑白照片(右图):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1976年7月28日,常青摄);彩色照片:2016年7月23日拍摄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夜景。
▲黑白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1976年7月28日,常青摄);彩色照片(中图):2016年7月9日拍摄的唐山市城区。
▲黑白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1976年7月28日,新华社记者官天一摄);彩色照片(上左图):2016年7月9日拍摄的唐山市南湖公园。
40多年,唐山大地震已离我们很远,但地震所带来的伤害和伤痛却仍让我们感同身受。
在大灾面前,人类显得卑微渺小;可是在大爱面前,无论多么残酷的灾难都打垮不了人们战胜困难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