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基个人资料简介(“德艺双馨”杨洪基:31岁娶初恋,53岁走红,一辈子不接广告)
杨洪基老师的声音很有辨识度。
而这位男中音歌唱家,从小却没有受过系统化的声乐教育。
1941年,杨洪基出生在辽宁的大连。
家里兄弟姐妹六个,他是老小。
父亲从小就对孩子们很严格,
衣食住行、言谈举止,都有严格的要求。
要是看到他乱伸筷子或者吃饭喝水发出声音,
免不了又是一顿严厉的批评。
虽然家境一般,不过父亲把几个孩子都送入了大学。
直到杨洪基上学后,父母发现这孩子在学习上却是个“混不吝”。
杨洪基从小就喜欢文学和历史,数学成绩一塌糊涂,
这导致他在中学阶段的成绩偏科非常厉害。
除此之外,这个嗓音洪亮的小孩儿,从小就喜欢唱歌。
眼瞧着他的成绩越来越偏,母亲做了一回主,不管他了。
于是,在学业上顺其自然的他,平日对唱歌也就更上心了。
那时,大姐已经在师范大学当声乐老师,
家里有手风琴,还有很多唱片和一台唱机。
这些,都成了杨洪基接触音乐的启蒙之物。
杨洪基16岁那年,中文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开始在国内流传。
而这首歌,也成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重要歌曲。
左领右舍都说他,你这么喜欢唱歌,大连歌舞团又在招生,你应该去考试。
就这样,1959年,杨洪基正式报考了大连歌舞团。
他演唱的歌曲,正是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主考的老师十分满意,不到一个月,杨洪基就收到了被录取的通知。
那时候,杨洪基还在读高二。
就这样,他放弃了将来考大学的机会,进入了大连歌舞团。
在大连歌舞团的三四年,是他声乐基础的起始点。
随后在1962年,杨洪基又成功考入了总政歌剧团。
在这里,他得到了众多声乐艺术家的指导,
而且还学习了钢琴、声学以及意大利语等课程,
这为他的声乐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军队的歌唱演员,下基层慰问演出是少不了的。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很多边远地区生活设施不便。
杨洪基发现,很多官兵们甚至没有地方理发。
因此,再次下基层演出的时候,他就携带一套理发工具。
演出结束空闲下来,他就给战士们理发。
他的这种习惯,整整坚持了24年。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基层官兵的生活条件改善之后,
他的理发工具才没有了“用武之地”。
1972年,31岁的他和初恋刘文玫相识,
两个人交往半年后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彼时的杨洪基,主要还是站在军队的演出舞台上。
而在38岁那年,他的歌声则征服了小泽征尔。
那是1979年的夏天,小泽征尔来中国,
指挥中央乐团演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在选拔声乐演员时,小泽征尔和乐团产生了分歧。
他认为,彼时的中国没有能够担任演唱的美声歌唱家,
建议要从国外带4名演员过来演出。
乐团方面,坚持要求由中国演员来唱。
随后在国内,便进行了一次声乐演员的公开选拔。
杨洪基也在被邀请之列,而且第一轮就被选上了。
随后,这场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演出之后小泽征尔表示,他没有想到中国还有如此高水准的歌唱者。
正是因为这次演出的大获成功,
杨洪基又接连收到中央乐团、中央歌剧院、香港圣乐团的邀请。
此后,他先后演唱了很多大型的古典作品。
这些演唱,奠定了杨洪基在美声唱法领域的地位。
1988年,总政歌剧团排演了歌剧《托斯卡》。
这是一部发生在1800年前罗马的爱情悲剧故事。
杨洪基在剧中饰演一位反面的警察。
这次演出,让他得到一个出国的机会。
彼时,一个外国人突然找到了团里,说什么也要见他一面。
来者亮明了身份,是澳大利亚的一个文化公司的老板。
原来,这个外国人看了杨洪基的演出,
震惊于中国居然有这么优秀的男中音歌唱演员。
他告诉杨洪基,到澳大利亚来发展吧,移民和绿卡,统统不在话下。
杨洪基直接婉言拒绝了。
那位老板还是不死心,询问他是否能到澳大利亚居住半年或者三个月。
杨洪基也没有答应。
杨洪基告诉那位老板,如果真的想邀请,可以邀请我们的艺术团,
和澳大利亚的文化界进行交流。
随后,对方还真的发来了到澳大利亚演出的邀请函。
此时的杨洪基,还坚持着自己的艺术造诣。
不过在国内,古典音乐作品的演唱以及美声唱法,往往和观众之间有一层隔膜。
正因为如此,在歌唱界内,杨洪基的地位已经被肯定,
但彼时在大众的视野里,还鲜有人知道杨洪基的存在。
以至于在一次演出之中,还发生过他被观众轰下台的风波。
那是一场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演出。
当时,《军港之夜》正在流行,歌唱演员苏小明演唱这首歌。
正好,因为临时的缘故,演出次序被打乱。
《军港之夜》排到了第四位。
其他一些歌唱演员就不愿意了,如果她的歌靠后了,
排在她后面的歌,不是就更没什么戏了嘛。
甚至很多演员表示,要是靠后了,自己就不唱了。
这可把舞台统筹急坏了,他找到了杨洪基,希望能把他的歌往后挪挪。
“没事儿,排在什么位置都行。”杨洪基答应了。
然而,当杨洪基走上舞台的时候,
台下却传来轰的叫喊,整个过程持续了30多秒。
多年以后,回想起那一幕,杨洪基表示,
自己那个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不想唱了。
不过旋即又想到,别人看不起自己,不让我唱,那么我偏偏要唱好。
就这样,杨洪基站在舞台上深深鞠了一躬。
台下的叫喊声很快就平息了,接着在音乐的伴奏下,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声音高亢而雄浑。
就这样,用心歌唱的杨洪基,和轻视他的观众,产生了共鸣。
他唱到自己眼睛湿润,而台下的观众也跟着音乐打起了节拍。
等到演唱结束,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
这次演出,也成为杨洪基一生最为难忘的一次。
而真正让他在大众之间一唱天下知的,则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那是1993年底,正在为双拥晚会忙碌的杨洪基,接到了谷建芬的电话。
谷建芬告诉他,让他去唱《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了,不过拿到曲谱之后,他发现已经有其他歌唱演员唱过了。
这时候他才明白,原来自己只不过是来陪跑的。
那些唱过的演员里,很多都已经很红了。
所以唱完回家之后,他告诉妻子,自己不会被选上的。
但是,一个多月过去后,谷建芬突然又给他打来了电话。
她说经过选拔,现在只剩下两位了,要他再去唱一遍。
原本没抱着希望的杨洪基,这时候又有一点信心了。
可当他来到现场,却发现和自己对决的是刘欢。
杨洪基又有些不自信了,不过还是认真把歌曲唱了一遍。
很快又一个月过去,剧组正式通知他,这首歌通过了。
这一年的杨洪基,已经53岁。
1994年,《三国演义》播出后大火,杨洪基的名字也终于走进了普通大众的视野里。
而他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创造性地加入了昆曲、古典民族元素,
这样一来就突出了民族的气息。
杨洪基浑厚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从此也被人牢牢记住。
此后,他再到各地去演出,别人也都能记住他的名字了。
而年过半百的他,也第一次体验了一把成名的感觉。
但是,杨洪基依然知道自己的基底是什么。
作为一名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实现自己价值最好的机会,就是给官兵唱歌。
所以,哪怕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依旧会下基层演出。
2008年,南方发生了雨雪冰冻灾害,部队纷纷出动救灾。
总政歌剧团,组成演出小队赴前线慰问官兵。
彼时,团里考虑到杨洪基的年龄已经67岁,就没有打算让他参加。
但他知道后,还是主动请缨。
彼时在前线,条件艰苦,既吃不好也睡不好。
不过杨洪基还是以饱满的热情和歌声鼓舞战士们。
在一次演出的时候,他在光滑的冰面上不慎把脚扭伤,脚肿得都穿不上鞋子。
同事们都劝他,后面的演出就不要去了。
但是杨洪基却说,战士们现在冰天雪地里,有的人站着都能睡着,
我就是为他们唱首歌,作为一名老兵,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这一点,还体现在他绝不假唱的风格上。
下基层演出往往一场连着一场,很多人担心他的身体会受不了。
就提出,开始的时候真唱,后面的歌曲放个录音,然后对好口型就可以了。
不过,杨洪基说什么也不肯假唱,哪怕有时候生病,也要真唱。
在他看来,对待官兵感情的问题,是绝对不能糊弄的。
和现在假唱的明星相比,杨洪基的做法,不知打了多少人的脸。
在2009年春天的时候,杨洪基跟随慰问团,到秦岭山区某部队演出。
突然临时接到了一项回京演出任务。
等到北京的演出结束之后,他又连夜赶回了秦岭山区的部队驻地。
大家都劝他,您太累了,在台上站一站官兵也都高兴。
不过,杨洪基还是认真地演唱。
他觉得只有这样,心里才能感到坦然。
年轻时,下基层演出,他会给战士们理发。
中年之后,下基层演出,他会送给官兵们书画作品。
杨洪基爱好书法,40岁以后曾潜心研习。
所以以后每次下基层演出,他都会带上笔墨宣纸。
而后,写有格言警句的书法作品,便赠送给官兵。
这样的交流形式,比单纯的给官兵签个名字要好很多。
虽然年过半百后,凭借《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走红,
可杨洪基并没有借此获得什么丰厚的回报。
彼时,各地的商业演出邀请不断,但是大多数却都被他推掉了。
还有一次,接了一个商演,但临时却遇到了团里的任务。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违约,并且自己掏钱赔偿了对方违约金。
所以身边的朋友都跟他开玩笑,
好不容易唱首歌红了,非但不挣钱,还得自己往里贴钱。
所以,后来律师朋友就给他出了主意,
再有商业演出签合同的时候,要加上一条单位若有重大任务,合同自动终止。
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担心违约的事情会发生了。
除了不参加商演之外,杨洪基也从来不接广告。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
一个做减肥药的老板也出席了。
在宴会上,这个老板突然说,平日里很少见到大腕,
想把现场录下来,带给厂里的职工看。
杨洪基等一众圈内的人也就没有介意。
不过那位老板却拿起了一款自家的产品,一边录像,一边给他们介绍。
谁知,这段视频很快就被当成广告而流传了出来。
杨洪基于是警告那位老板,赶紧把广告撤掉。
老板原以为就是广告费的事情,自己先斩后奏,多给点钱不就完事了。
谁知杨洪基不依不饶,根本没吃过你的药,不知道疗效,能说好吗?
再不撤广告,就上法院。
老板最后也只能乖乖把广告撤下了。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杨洪基,
虽然名誉身份无数,但他最基础的身份还是军人。
在杨洪基看来,人应该知足,更应该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专业。
尤其是搞艺术,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心里太过浮躁,总想着能够一唱成名天下知。
但是一个演艺界的人士,如果没有深厚的修养,一切不过是昙花一现。
从年轻的时候走进总政歌剧团,至今已快60年。
杨洪基一直在做着自己喜爱的事,那就是唱歌。
如今,他的唱功还是不减当年。
一个歌唱演员,好的嗓音就是自己最重要的武器。
杨洪基用自己的歌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就像长江水永远滚滚东逝,浪沙淘尽始见金。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