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人物大全 >

李文亮个人资料(又是一年了,李文亮医生,现在的一切没有很好,但也不赖)


2021年已经过去,一转眼,新冠疫情又持续了一年。


时间过得真快,从疫情爆发,到疫情情势被控制住,我们还来不及欢呼,一轮轮疫情的反扑又攻陷了多个城市。


时间又过得这么慢,反反复复的悲伤和痛苦,让我们急于挥别旧日,迎接新年。


回望2021年,世界依然笼罩在疫情的阴翳之中,周边邻国,每日确诊的人数,都令人心惊,无数的生命,还在被病毒吞噬。


值得庆幸的是,在与疫情对峙的当下,喧闹的街头已经恢复生机,匆匆的人群不再风声鹤唳,我们可以沐浴着暖暖的冬阳,为生活奔波,为生活庆祝。


过去的一年,依然有很多人,为了他人的健康和幸运,付出了汗水与鲜血,乃至生命。


他们的无畏,他们的不屈,他们的执着,每每听闻,就让人热泪盈眶。



“你知道我最喜欢《庆余年》,可我再无余年可庆。”


这是李文亮医生临终前写给妻子的话。


2020年2月7日,李文亮医生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对未出生孩子的期盼,孤勇地踏上了拯救地球之旅。


他吹响了疫情的第一声哨,冲上抗疫一线后,生命被永远地定格在了34岁。


犹记得在感染之后,李文亮医生一直积极努力地配合治疗,因为“外面的疫情还在扩散,不能当逃兵。”



直到呼吸困难,进入重症监护室时,他才开始担忧起住院的父母、怀孕的妻子……他有很多很多的放不下,可他知道,他没有时间了。


他来不及看孩子的出生,只能让妻子“等春暖花开,孩子出生,记得梦里告知我一声。”


他也来不及再给父母尽孝,惟愿自己能换回家人往后的平安喜乐。


没能见到儿子最后一面的李妈妈,说:“希望大家不要很快就把文亮忘了。”


我们怎么能忘,又怎么敢忘呢?


时隔700天,李文亮医生生前的最后一条微博底下,新的评论从未有过间断。



“原来已经22年了李医生”


“李医生,希望可以过个没有疫情的年”


“亮哥,湖北下雪了,希望雪再大一些,冻死病毒,冻死瘟疫,冻死一切不干净的东西”


“李医生,武汉昨天飘了点毛毛雪,你在那边记得多加衣服”


........


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李文亮医生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个方式,与我们分享世界的变化,笑看我们生活里的点滴。




进入2021年后,全国疫情已经趋于平缓,可云南瑞丽,这个边陲县城却经历了五度封城。


为了死死守住国门,防止境外偷渡客扩散疫情,自抗疫开始,这里的民警辅警们,用尽了生命在坚守。


2021年4月10日,辅警依旺像往常一样,到备勤室叫上张峻珲一起巡逻,可昨天还一起处理事故的战友,再也叫不醒了。


犹记得4月9日晚上,好不容易抽空休息的张峻珲,还叮嘱依旺:“明天一早来喊我去巡逻。”


在他睡觉之前,还和9岁的女儿打了视频电话。



视频那头,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爸爸的小女孩,将自己的测试成绩告知了爸爸后,原本还想再读课外书和古诗给爸爸听。


可视频这头的张峻珲,在没日没夜地奋战了59天后,早已疲惫到无法支撑。


他带着歉意和女儿约定:“明天再视频吧!”


挂了视频后,他便沉睡过去,竟就此一睡不醒。


自疫情发生以来,张峻珲所在的瑞丽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就全员上岗,在高速公路入口,开展 24小时无缝衔接巡逻管控查缉工作。



尤其是瑞丽“3·29”疫情爆发后,张峻珲和同事在交通管控点,更是日夜不歇地坚守,经常一站就是7、8个小时,偶尔还会遇到不理解不配合劝返工作的游客。


“我们必须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为此,哪怕身体已经疲惫不堪,十分不适,张峻珲却始终告诉自己:防疫大事,必须撑住!


他总以为自己还年轻,不过35岁,却不知道,再年轻的身体,也是有极限的,那些强撑住的分分秒秒,都在透支着他的生命。


59天,张峻珲整整坚守了59天,他的身体撑到了极限,他的生命,戛然而止。



“等有空了,爸爸天天陪你玩。”


“等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去你想去的地方旅游。”


“等过些日子,我陪二老回老家,去走走亲戚。”


“等你结婚,我带着家人来祝福你。”


……


瑞丽高速公路入口,疫情防控执勤点依然车来车往。


车流里,张峻珲的战友们,再也看不到好兄弟的身影。


张峻珲的家人们,再也等不到至亲至爱的归来。




这场持久的抗疫战中,我们听过那么多前赴后继的英雄故事。


但在英雄之外,还有很多很多普通人带来的温情与感动。


正是这些微小的温情和感动,让我们看到了众志成城,抗疫必胜的曙光。


2021年12月6日,宁波市因新增病例,疫情风险增高。


全市随之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同时对病例所在区域实施封闭管理。



因为事发突然,很多人都没有充分准备,尤其是管控区的民众,物资派送成了一大问题。


此时快递小哥吴晓波站了出来。


他和几个同事一起加入了志愿者团队,为管控区的居民们运送食物以及防疫物资。


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碌,几乎一整天都奔走在管控区各处送物资,有时候要到凌晨4点才能回到家,随便休息一会儿,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在高风险管控区,宅在家里不出门,才是最安全的。



自从吴晓波成为了志愿者后,家里人不仅心疼他的劳累,还要时刻为在外奔波的他提心吊胆。


而吴晓波自己,也坦言:“说实话,都会有点怕,上有老下有小的,也怕感染,但你怕我怕,总要有人做这些事情。”


正如新华社时评中所写:人类之所以能走出蛮荒,走向文明,靠的是相互扶持;之所以能战胜灾难,不断前进,靠的是守望相助。


疫情肆虐之下,除了需要医护人员们的冲锋陷阵,当然也离不开普通民众们的自主相帮。


像吴晓波一样,24小时随时待命,凌晨两点半依然忙碌在街道核酸检测的志愿者们,或许没有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们伟大,但一句“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做”,他们便成为了这场疫情下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来自受检居民的一杯热水,足以抵御严寒,让人无比温暖。”这是大连中高风险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们,累并快乐着的秘密所在。


自2020年12月起,大连的疫情情势就反反复复,至今还有多个高风险、中风险区,处于严格管控之下。


被认为是大连人口数量第二多的金润小区,目前就属于中风险区。


多日以来,这里的防疫工作者们不眠不休地排查检测,居民们也昼夜排队,有序地配合着工作人员安排,哪怕是凌晨3点,在零下5℃的夜风中,也无一人抱怨。


他们有的,只是对连轴转的防疫工作者们,深深的心疼。



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奶奶,非要坚持下楼进行核酸检测,儿女劝她在家等着,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检测,老人却说道:“别给工作人员添麻烦了,看看人家都累成啥样了,咱们到现场去做。”


还有居民,做完核酸检测之后,便直接对着工作人员“扔”钱,边“扔”边说:“我也帮不上忙,就算做点贡献吧,你们买点热乎东西吃吧。”


话刚说完就转身离开,如此直接“粗暴”的方式,让防疫工作者们又感动又好笑。


此外,居民们还会经常送暖宝宝到防疫点,或是计算着饭点,在冷风凛冽中,送上热气腾腾的牛肉汤;还有的居民在自己做核酸检测时,会特地留意检测点是否有热水,经常是刚刚做完检测离开,他们又捧着热水、热奶茶、热便当返回……



甚至还有孩子‬,向防疫工作者们奉献出自己的小零食,还附上了爱心小纸条:“祝福你们,加油!”“感谢你们在寒冬之夜带来的温暖,你们辛苦啦!感恩、比心。”


罗杰斯说过,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


在这场持久的疫情面前,做不成英雄的居民们,选择做温暖英雄的路人。




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超级英雄,有的是一个个肉体凡胎,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自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后,我们听过也见过,太多太多平凡的人,总是冲在最前线披荆斩棘,为我们守住静好岁月。


他们是李文亮、张峻珲等在抗疫一线的冲锋者;也是吴晓波、大连受检居民等默默无闻,全力配合防疫工作的普通人。



如今,疫情已经两年了。


两年以来,我们失去了太多人,却也收获了太多太多的温暖与感动。


在温暖与感动中,我们熬过兵荒马乱,步入了全新的2022年。


在温暖与感动中,我们坚信,再冷的冬天,也会过去;再艰难的抗疫,也必将被众志成城的我们所攻克!


. END .


【文| 紫尘静雪 】

【编辑| 毛毛雨】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鲁迅孙子周令飞突然火了,相貌酷似爷爷,他却说:我不会写文章

照相馆发水灾出现酷似阮玲玉的照片,一打听,这个女人太了不起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