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人物大全 >

毕淑敏简介以及作品(从军医到作家,她如何一步步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作家)

说起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有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她曾是一位西藏高原上的卫生员,救边防战士于危难之中;


她曾是一位内科医生,始终手握手术刀,救死扶伤;


她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帮助无数咨询者走出人生的低谷;


她是国内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用优美细腻的文字感染了千万的读者。


从1987年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开始至今,她写了百余部作品,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


她就是毕淑敏。


她是如何从军医变成大作家的呢?



01


独特的经历,造就不一样的感悟


1952年,毕淑敏出生于新疆伊宁。


1969年,还未满17岁的毕淑敏结束了求学生涯,响应号召从军入伍,来到平均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


她成为入藏的第一批女兵,也就是阿里高原骑兵部队的卫生员。


高寒、空气稀薄、环境恶劣的阿里雪山,对一位当时还不满17岁的女孩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震撼和考验。


在这里,死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你有一千种可能性死法,而如何生存下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这里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在一次风雪之夜的行军中,毕淑敏真的很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那是一次120多公里的野营拉练。


寒冬腊月,在6000米的高山,零下40度的温度,毕淑敏从凌晨三点走到下午三点,又饥又渴,身上背着的60斤重的行李包,好似千斤一般压在身上,让她举步维艰。


这让她想到了死亡,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这个想法不断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后来她终于找到了一处断崖,只要自己放开手,就可以用失足了结生命,结束这段地狱般的行程。


正当她想放手的那一刻,突然发现她的边上还有个战友,如果自己掉下悬崖,会把战友也带下去。


为了不拖累别人,毕淑敏只能继续前行,再次寻找自杀机会,结果一路走到了目的地。


经过这次野营拉练体验,毕淑敏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了的时候,其实这并不是最后的时刻,而是我们的精神崩溃了;只要你坚持精神的重振,坚持精神的出发,即使是万劫不复的时刻,也可以挺过去。”



02


转医从文, 一炮而红


毕淑敏在这个高原军区待了11个春秋。


在这里,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体会到了生命的不堪一击,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


1980年,她结束了军旅生涯,转业回到了北京。


多年的部队经历一直萦绕在她的心中,她决定用笔记录下来。


1986年,她根据自己的从军经历,创作了处女座《昆仑殇》。


《昆仑殇》一经发表后,一炮而红,毕淑敏因此获得了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从此步入中国文坛。


毕淑敏在提到写作的动机时,说:“11年的部队生活带给我太多太多难以忘怀的经历,我心里有话要讲,我想把它表达出来,和更多人去分享,就是这么淳朴,这么简单的动机。”


毕淑敏就这样用文字诉说着自己的心里话。


在她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智者对人性、成长、死亡、幸福、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


此后,她一边做医生,一边写作。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她选择听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脱下穿了几十年的白大褂,开始专业写作。



03


终身学习,造就文学巅峰


毕淑敏喜欢读书,她曾说:读书使人优美。


正如她在《我所喜欢的女子》这首诗中所写: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只有一世才情,可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


除了阅读,毕淑敏一直在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她明白自己并非写作专业出身,也没有经过写作的学习与培训,觉得自己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修养,于是自学了广播电大的中文系课程,又攻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当她想要进一步了解人的内心世界时,她在46岁攻读了心理学博士。


三年的学习,她每天早早地从家里赶往学校,从未迟到。


正是这份认真与踏实,加上多年的从医,是她的专业水平迅速提升,最后顺利达到了博士学位,还开办了心里咨询室。


作家贺绍俊曾说过,“毕淑敏与其说是一位作家,不如说是心理学家,每部作品都是心灵处方”,这一切都离不开她长期对心理学的研究。


除了学习,毕淑敏还通过大量实践积累素材和经验。


20年的从医生涯,让她无数次近距离深入了解了癌症病人的心路历程,于是创作了《拯救乳房》,帮助人们认识乳腺癌。


通过亲自去临终关怀医院的调查、体验、采访,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与渺小,于是创作了《预约死亡》,让人们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


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的经历,让她深入了解了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救赎,于是创作了《女心理师》,呼吁更多人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2008年,56岁的毕淑敏为了“不后悔”,进行了环球旅行,之后创作了《旅行是幸福的扩大化》,分享了她在环球旅行之中所见所感,不仅带你领略好看的风景,也是一场灵魂之旅,让人们通过她的文字有所感悟。


毕淑敏曾说:“没有思考,阅历不会上升成为智慧,失败可能还会重复,并不能让人成熟”。


她一路经历,一路学习,一路思考,让自己所有的经历变得独一无二,让人们她的文字中感受到生命的辽阔。



04


规矩人生,笔耕不辍


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毕淑敏用文字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在她看来,这些职业不一样,而又都一样,因为它们都是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探索。


如今的毕淑敏,在文学创作上依然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她说自己是一位作家的同时,还是一位家庭主妇,所以要与家人的生活节奏相协调。


毕淑敏认为,一个好的职业作家,应该锻炼出既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也能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


王蒙曾评价她:“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


毕淑敏就是以这样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到文坛的今天。


现代社会,太多人急于求成,追求成功速成法,懒得砥砺深耕。


成功没有捷径,规规矩矩地走好每一步,才能迎来你想要的成功。




本文作者:清优(弘丹写作成长学院学员)

本文编辑:林希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