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马嵬驿兵变,太子李亨借此除掉杨国忠,为何连杨贵妃也一并除掉?)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国皇帝,建元圣武。六月十四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发动马嵬兵变并除掉杨国忠和杨贵妃兄妹,太子李亨在这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到"马嵬之变"首先就要理清杨国忠与太子李亨之间的故事。杨国忠是太子李亨父亲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从堂兄(同曾祖父兄弟)。杨国忠因为杨贵妃而得唐玄宗的信任,杨国忠任宰相后,他独揽大权,飞扬跋扈,民怨沸腾,太子李亨甚为不满。
安禄山叛乱时,玄宗本想让太子李亨接替皇位,由于杨国忠及其姐妹的反对而未成事实。这才是他和李亨之间最大的恩怨,即权力之争。后来李亨谋划除掉了杨国忠,为他继位之路扫除障碍。
其次,太子李亨与杨贵妃也有些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太子本身对玄宗,对杨家是极度恐惧,却也是极度不满。恐惧在于,太子的位置之前并不是李亨,而是玄宗二儿子李瑛,当时得宠的妃子是武惠妃,她一直想让自己的儿子李瑁做太子,于是不断陷害当时太子李瑛,甚至在某天派人向太子谎报宫内遭匪,太子与另外两个兄弟带兵入宫,结果被诬陷为造反,最后为玄宗所杀。
而这在后来的太子李亨看来,玄宗是为了一个女人,连自己的宠妃以及自己的亲儿子都狠心杀害了,所以太子李亨在当太子的时候面对杨贵妃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同时对玄宗以及杨家都是非常畏惧的。杨贵妃主内,后廷已为杨家把持,杨国忠又借助妹妹的恩宠而官至宰相,把持外廷,内外廷都被杨家所把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所以李亨想要顺利掌握政权,而杨家则是最大的阻力。除掉杨家便扫除了一切障碍。
而现在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太子面前,让他可以解决所有阻碍自己登基皇位的人,瞬间登上权力顶峰,他势在必行。太子李亨利用御林军将士远离故乡和亲人的不满情绪,派人大肆宣扬杨家祸害朝纲,杨贵妃迷惑皇帝,最终导致天下大乱。士兵们的不满情绪风起云涌,而军事长官陈玄礼以及其他军镇的节度使早已不满杨家,与太子结成同盟,于是借用杨国忠与吐蕃勾结的罪名直接杀害杨国忠。
虽说杨国忠已死,但对于太子来说,远远不够。不仅是因为他要挽回之前失去的尊严,而且他还想排除掉在玄宗身边、如一颗定时炸弹一般的杨贵妃。太子的真正意图是灭整个杨家,以及灭杨家周围的所有支持者,若是杨贵妃活下来,有朝一日寻他报仇岂不是自留烦恼。而杨贵妃一死,玄宗身边将彻底无人对其登基造成阻碍。而且杨贵妃是永远不可能倒向太子的,所以必不能留,而她一死,玄宗身边自然无人能够阻挡他的皇位之路。
由此可知,李亨除掉杨贵妃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其本质就是政权之争。马嵬驿之变,实质上是由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辅国、高力士等策划的一场争权斗争。太子李亨自天宝五载( 746) 遭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打击后,极为孤立;杨国忠任宰相后,又连遭倾轧;安绿山叛乱时,玄宗本想让太子李亨接替皇位,由于杨国忠及其姐妹的反对而未成事实;后又弃京幸蜀,如果到了蜀中,李亨在杨家势力的控制下就更无出头之日了。因此,太子李亨主谋借机除掉了宰相杨国忠与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