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赵普宋朝宰相哪里人(北宋开国宰相——赵普的传奇人生,多谋善断,私德有亏,于国有功)

赵普

一、依为心腹

公元922年,赵普出生于北京市大兴区。

自幼性格稳重,沉默寡言。

公元956年,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安徽省滁州市生了重病,无法下床行走。

赵弘殷

赵普身为滁州地方官,亲自侍奉汤药,昼夜不眠,直至赵弘殷痊愈。

赵弘殷十分感激,视赵普为子侄。

当时,赵匡胤官拜殿前都虞侯,执掌禁军。

赵匡胤

赵匡胤和赵普交谈,发现赵普十分有才能,便把他留在身边,依为心腹。

二、陈桥兵变

公元960年元旦,北汉寇边。

后周朝廷命赵匡胤率军征讨。

大军行至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时,赵普应众将所请,手持黄袍披于赵匡胤身上。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陈桥之变

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后周恭帝禅位,建立宋朝。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据史载,陈桥兵变是赵匡胤、赵普两人一起策划的。

三、卧榻之侧

宋朝刚刚建立,赵匡胤就忧心忡忡地对赵普说道:“朕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之外,都是他人的地盘。”

宋太祖赵匡胤

驻守山西省晋城市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驻守江苏省扬州市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忠于后周,相继起兵反宋。

赵匡胤御驾亲征,赵普屡献奇谋,帮助赵匡胤平定了叛乱,稳定了新生的大宋王朝。

四、雪夜定策

一个下大雪的夜晚,赵普正在家中读书。

赵匡胤与赵光义联袂来访。

雪夜定策

赵普的妻子准备了烤肉和烧酒。

赵匡胤、赵光义、赵普三人围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赏雪。

赵匡胤对赵普说道:“朕打算攻打北汉,你觉得如何?”

赵普思虑片刻后,回答道:“北汉实力强大,又背靠辽国,如果陛下攻灭北汉,势必独自面对辽国。不如先攻灭南方诸国,再图谋北汉。”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朕本来就是这样想的,有此一问,就是想看看咱们的想法是否一致。”

雪夜访普图

公元962年,赵匡胤挥师南下,开始了统一战争。

宋军先攻克了湖南、湖北,又攻占了蜀地,灭南汉、南唐,平定了江南。

自此,南方皆定,宋朝开始图谋北汉。

宋朝的统一战争,遵循的就是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

五、长治久安

公元964年,赵普被赵匡胤任命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

赵匡胤满含感慨地向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换了八姓十二位皇帝,战争无休无止?朕想从此息天下之兵,谋国家长治久安,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赵普回答道:“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太强,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只有一个,削夺藩镇的权力,控制藩镇的钱粮,没收藩镇的精兵,强干弱枝,君强臣弱,如此天下可安......”

话未说完,赵匡胤就说道:“不用再说了,朕全明白了。”

杯酒释兵权

不久,就发生了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事情。

杯酒释兵权,杜绝了地方藩镇割据的可能,使得宋朝统治三百多年间再也没有发生一起类似“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事件。

六、敢于直言

“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按照赵普的谋划,把统兵大将手中的兵权都收回到自己手中。

结果,有位统兵大将是赵匡胤的亲戚。

赵匡胤不但没有收缴他的兵权,还赋予了他更大的权力。

赵匡胤

赵普忧心忡忡地对赵匡胤说道:“陛下您这样做,会导致未来有不可测的祸事发生的。”

结果,赵匡胤非常自信道:“朕对他恩重如山,他绝不会辜负朕的。”

赵普直截了当地对赵匡胤说道:“周世宗柴荣对你也是恩重如山,你为什么就背叛他呢?”

周世宗柴荣

赵匡胤大囧,面色十分难看。

赵普的话很难听,但是却是事实。

于是,赵匡胤便听从赵普的建议,剥夺了那位亲戚的兵权。

七、道理最大

一次,赵匡胤问赵普道:“天下什么最大?”

赵普想了片刻,说道:“天下道理最大。”

赵匡胤

赵匡胤拍手称赞道:“对,道理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朕也不例外。”

八、有功必赏

有一次,赵普将一份名单呈给赵匡胤。

名单上,是立了大功需要嘉奖的大臣。

结果这些大臣中,有一位是赵匡胤特别不喜欢的人。

于是,赵匡胤就将这个人的名字划掉,不给封赏。

赵普站出来对赵匡胤说道:“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通行天下的道理,不是陛下您一个人凭着个人好恶所决定的。”

赵匡胤脸色铁青,不理赵普,扬长而去。

赵普

结果,赵普不依不饶地跟在赵匡胤身后。

赵匡胤进了后宫,赵普就在宫门外等候,站了很长时间。

最终,赵匡胤叹了口气,按照赵普的意愿,给自己不喜欢的那个人加官进爵。

九、君臣默契

曾经,赵普给赵匡胤呈送了一份报告。

结果,一连两天,赵匡胤都不批复。

赵匡胤

第三天,当赵普再将报告呈给赵匡胤时,赵匡胤大怒,将报告撕碎,扔在了地上,扬长而去。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赵普蹲下身子,将撕碎的报告捡起。

第四天,赵普将撕毁的报告重新粘好后,又呈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一声不吭,批复同意。

赵匡胤


只要对国家有益的事情,赵普就敢于坚持;

只要对国家不利的事情,赵普就敢于反对。

这让文武百官都对他很钦佩。

赵匡胤和赵普君臣配合默契,做了许多对国家、民族有好处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建设,对宋朝以后的发展影响极大。

十、极度宠信

赵普为人极为贪财。

从刚开始接触,赵匡胤就知道。

因为爱惜赵普的才能,赵匡胤一直假装不知道。

赵匡胤

有一次,大理寺的官员雷德骧向赵匡胤弹劾赵普道:“宰相赵普强占民宅,请陛下严惩。”

结果,赵匡胤大怒,当廷斥责雷德骧道:“做饭用的鼎,尚且有耳朵,你怎么没长耳朵呢?你不知道赵普是朕倚重的国家重臣吗?你怎么能弹劾他呢?”

说罢,还随手拿起玉斧,向雷德骧砸去,把雷德骧的两颗门牙都砸掉了。

赵匡胤

十一、贪财罢相

赵匡胤对赵普的宠信,让朝廷上下对赵普趋之如骛,赵普也开始得意忘形。

有一次,赵普生病了,赵匡胤亲自到赵普家里探望。

赵普家的庭院里摆着十个酒坛子。

于是,赵匡胤好奇地向赵普问道:“这些酒坛子是做什么用的?”

赵普回答道:“这是吴越王钱淑派人送来的海鲜。”

吴越王钱淑

赵匡胤大喜,命人打开,结果发现酒坛子里面装的都是黄金。

赵普大惧,急忙跪下解释道:“陛下明鉴,臣不知里面装的都是黄金。”

赵匡胤扶起赵普道:“接受了也没有什么,他们只不过认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这个宰相决断的罢了。”

这句话看似在安抚赵普,实则表明了赵匡胤对赵普态度的转变:

你宰相赵普只是辅佐者,真正做决断的只有我赵匡胤,你们不要搞错了。

对于赵普,赵匡胤开始不满。

赵匡胤

不久,有大臣向赵匡胤举报赵普道:“宰相赵普在议事大厅内放置了一个大铁缸,只要是他不想让陛下看到的奏折,他都会不经陛下审阅,直接扔到大铁缸内烧掉。”

赵匡胤大怒,他没有想到赵普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然敢蒙蔽圣听,私烧奏折。

于是,赵普被赵匡胤罢相,赶出了开封城。

十二、赵光义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晚,赵匡胤在和赵光义饮酒后,突然暴毙于宫中,享年50岁。

赵匡胤的皇后难掩悲伤,急命内侍总管王继恩道:“快请太子,灵前继位。”

结果,等来的却不是太子,而是赵光义。

当时赵光义已经控制了皇宫,控制了北宋都城——开封城。

赵光义

赵匡胤的皇后大吃一惊,自知大势已去,便对赵光义屈身一礼道:“我们母子的性命都在您的手中了,陛下。”

赵光义淡淡地说道:“别担心,我们共保富贵。”

之后,赵光义在赵匡胤灵前继位,登基称帝。赵光义就是宋太宗。

不久,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接连暴毙,赵匡胤的皇后也被囚禁。

宋朝皇后

朝野内外人心惶惶,内心中都在质疑赵光义得位不正。

《辽史》中,甚至直接记载:赵光义杀兄自立,篡夺皇位。

赵光义为此极为烦恼。

十三、再次拜相

赵普,作为赵匡胤的心腹,曾和赵光义明争暗斗十余年。

如今赵光义登基,自然不会让赵普好过。

赵普返京参加赵匡胤的葬礼。

在朝堂上,赵光义痛骂赵普,骂他是奸佞小人,为祸天下。

赵光义

当晚,赵普给赵光义写了一份奏折。

在奏折中,赵普说了两件事。

第一,自己一直都是支持赵光义的,先帝赵匡胤在位时,自己就上奏折明确表示希望赵匡胤将皇位传给赵光义。

赵普

第二,当年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的母亲杜太后临终前,召见赵匡胤道:“你知道我们赵家为何能够得到天下吗?”

赵匡胤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杜太后说道:“我们赵家能够得到天下,就是因为后周恭帝年纪太小,如此才给了我赵家可乘之机。为了避免我大宋出现类似情况,你应该把皇位传给光义,光义再把皇位传给廷美。国赖长君,如此我大宋方能长久。”

赵匡胤应诺。

杜太后也留下了遗诏。

杜太后

见到赵普的奏折,赵光义大喜,急命太监在宫中寻找赵普的奏折和杜太后遗诏。

结果,还真的找到了赵普的奏折和杜太后的遗诏。

赵光义将赵普的奏折和杜太后的遗诏,展示给群臣看,表明自己登基称帝,是依照杜太后的遗诏进行的,是先帝赵匡胤同意的,是获得宰相赵普支持的。

自己继承帝位,是名正言顺的,是完全符合法理的。

赵光义

因功,赵普被赵光义留在了开封城,初步获得赵光义的信任。

十四、构陷皇亲

随着杜太后遗诏的公开,赵光义看着自己的弟弟赵廷美,就愈发得不顺眼。

依照遗诏,赵廷美就是宋朝法定的储君。

然而,赵光义并不想将皇位传给赵廷美,而是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赵廷美

赵廷美

于是,赵光义命心腹大臣构陷赵廷美,结果被赵廷美巧妙应对。

赵廷美毫发无伤,赵光义意图谋害赵廷美的意图,却被朝野皆知。

赵光义为此十分烦恼。

赵光义

赵光义召见赵普道:“朕知道赵廷美有不臣之心,而没有实证,为此十分忧心。你可有良策吗?”

赵普答道:“如果陛下能任命我为宰相,我就能查找出赵廷美谋反的罪证。”

于是,赵光义任命赵普为宰相。

赵普设计构陷赵廷美,最终导致赵廷美被幽禁,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年仅38岁。

十五、重获信任

构陷赵廷美后,赵光义对赵普说道:“人生在世,谁能不犯错误呢?朕现在知道朕以前犯的错误了,应该早点用你,早点任命你做宰相。”

赵普

在一次闲聊中,赵光义还向赵普坦露心迹道:“朕曾经好几次想杀你,你能活到现在,还是很幸运的。希望你以后好好辅佐朕,咱们君臣一心,一起为国家多做事情。”

十六、燕云十六州

因为赵光义皇位得之不正,是通过作恶多端,方才获得的皇位。

因此,他特别需要在文治武功方面来证明他自己,证明他强于他的哥哥赵匡胤。

攻灭北汉后,赵光义率军征讨辽国,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光义

赵普深知赵光义的心思,便给赵光义写信进谏道:“先帝出身行伍,精通军事,而陛下长于行政,短于军事。武略,陛下不如先帝,而文治,先帝不如陛下远矣。如今攻灭北汉,天下一统。连年战争,百姓困苦。陛下应当偃武修文,与民休息。”

赵光义不听,最终导致高粱河惨败,赵光义骑驴逃奔而回。

返回开封后,赵光义虚心接受赵普建议,偃武修文,专心处理内政。

赵光义智商极高,悟性极强,城府颇深,深通人性,善于识人用人,且极为勤奋。

他重视科举,鼓励读书,大幅提升科举录取人数,很快赢得文人士子的支持,巩固了宋朝统治根基的同时,也为宋朝文化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了赵光义个人的憾事,也成为整个宋朝的憾事。

赵光义是一个不懂军事的人,也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大军的令行禁止都必须经过他同意。

一个不懂军事的人,去指挥大军进攻当时最强大的辽国,这是一个必败的结果。

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才有了赵普的进谏。

不让错误的人,在错误的时间,去做错误的事,这是赵普的先见之明。

十八、肱股之臣

公元992年,赵普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

三次上表,赵光义方才应允,并加赵普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

同年7月14日,赵普病逝于洛阳,享年71岁。

听闻消息后,赵光义既震惊又悲痛,痛哭流涕道:“朕和赵普是老相识了。他能决断大事,非常有智谋。众所周知,之前他和朕相斗十余年。但是自朕登基以来,朕信任优待他,他也竭尽所能地效忠于朕,对国尽忠,是真正的肱股之臣。今日失去他,朕十分痛惜。”

十九、是非功过

赵普

赵普多智谋,善决断,史载他做事决断极快,宛如流水一般,毫不停滞。

然而他贪财专权,为获得赵光义信任,编造史实,构陷皇亲,人品让人不耻。

但是,他身为北宋开国宰相,辅佐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代皇帝长达四十二年。对于赵匡胤、赵光义治国时犯的错误,都能犯颜直谏,他辅佐赵匡胤、赵光义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的制度,避免了藩镇割据,维护了宋朝三百多年的长治久安,对宋朝日后达到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赵普私德有亏,于国有功。

参考资料:

《宋史》

《王立群读宋史》

《说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