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王的来历是什么(中国第一大姓——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陈田孙王本一家)
据报道:中国是有着将近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2018年,在中国官方登记的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成为中国第一大姓。李姓人口以61万之差紧随其后。中国登记在用的人口姓氏共有6150个,但“百家姓”占人口总量的近80%。最常见的姓氏为王、李、张、刘和陈。五大姓人口总和约为4.33亿,接近中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据相关资料介绍,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主要源流:
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①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部分源流
1、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2、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3、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液,少数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高丽人,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这些少数民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王姓分布: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人口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3、陈、田、孙、王本是一家。研究兵圣孙武,可知陈、田、孙、王出自妫姓本是一家。
孙武,字长卿。《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孙子见吴王时间为公元前512年,此前孙武已完成《孙子兵法》的写作工作,孙武好友、时任吴国大臣的伍子胥将他推荐给吴王阖闾,孙武以自己撰写的兵法13篇呈献吴王,希望能得到吴王的重用。据此专家推算孙子约出生于公元前544年前后。《史记》说:“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可见孙子出生地是齐国,经专家考证,孙子出生在今山东省惠民县。
孙子的祖先最早是陈国人,名叫陈完,声名显赫,史书流传。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陈厉公妫跃之子。他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陈国是我国历史上西周至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国君妫姓陈氏,是虞舜后裔。周武王灭商,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太姬嫁给他,并封之于陈地,建陈国。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陈国所在的位置原本是太昊伏羲氏的都城,称之为“太昊之虚”。
春秋初期陈国国君陈桓公妫鲍的弟弟叫妫佗,他在周桓王十四年,即公元前706年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妫免,自立为陈国国君,史称陈厉公。公元前707年,陈国发生宫廷内乱,厉公被杀,太子完被贬为大夫。后宣公太子御寇,被宣公宠妃谋杀;完和御寇相好,恐祸及己身,便离陈出走,投奔齐国,史称“完公奔齐”。完公奔齐后,齐桓公要拜他为卿,陈完推辞,齐桓公就封他为“工正”(管理百工的官),并赐给他很多田地。当时的“陈”和“田”同音(即音韵学中常讲的“古无舌上音”),故或称之为“田完”。陈完的后代以“田”为姓,陈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
“孙”姓的“陈”氏先祖,最早是指黄帝、尧帝、舜帝在开封三皇五帝“中央之国”观测太阳运行,制定历法的羲和氏、常仪(即昌意)氏,后裔以“陈”为图腾称作“陈”氏。淮阳的陈国由陈胡公自陈、留传承而去,后来也曾属陈留郡、开封府管辖。“留”是由卯、田组成,意为占日的东方(卯)之田。也许这是陈完为什么要改陈为田的缘由。
孙子的祖父是田书,为田完的五世孙,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家,在攻打莒国时立下了战功,被齐景公封于“乐安”,并赐姓“孙”。史家认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国灭商纣王,封舜帝之子商均的直系后裔虞阏父之子妫满于陈国留邑。周公平叛三监之乱后,将陈国迁于淮阳。宋代著名学者邓名世《古今姓氏辨证》认为,孙姓出自妫姓,是齐田完的后代。妫姓孙氏远古始祖为虞舜,其传承顺序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阏父→胡公满(封)→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公子完(后逃往齐国)→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田书(赐姓孙)。
孙武的父亲是孙凭,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为齐国的卿大夫,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受其家庭影响和崇武尚智齐文化的影响,孙子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并受祖父、父亲带兵作战耳闻目染的熏陶,对少年孙子军事才干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但后来的齐国内乱,危机四伏,在祸乱即将危及孙氏家族之时,孙凭不得不率全家于公元前517年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逃难到南方的吴国。此时的孙子20岁有余,钻研兵法成就卓著,但他藏形不露,过着亦耕(灌园耕种)亦读(写作兵法)的田园隐居生活。
陈氏子孙中有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和孙武。田穰苴,齐王国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故其又称司马穰苴,其著有兵家巨作《司马法》。孙武,吴王国大将军,其著有兵家巨作《孙子兵法》。司马穰苴和孙武在唐朝开元十九年被玄宗皇帝列入“武庙十哲”;《司马法》和《孙子兵法》均列入北宋《武经七书》。
王莽,新朝开国皇帝,亦是陈氏之后裔。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为秦所灭,其子孙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汉书·元后传》:“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本曰:田和有齐国,三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封建孙安为济北王,齐谓之王家,以王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