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铁兽之称的动物(萌萌的大熊猫居然叫“食铁兽”?蚩尤的坐骑就是它?)
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它在古代曾经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食铁兽”,这是因为有学者提出,在上古时代,大熊猫的栖息地很大,存在与人类有共存的现象,它们常到民居觅食,舔食炊具,甚至使用强有力的牙齿咬坏炊具,因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熊猫在无盐可食的情况下,就会闯进村民家舔食铁锅里残存的盐分,村民们不了解大熊猫的习性,误以为大熊猫在吃铁,从此便得名食铁兽。
而古籍《神异经》记载到蚩尤的坐骑就是“食铁兽”,但大家对这本书的这段记载,一直都被人们有所质疑,最重要原因,还在于大家都认为在上古时期是没有成熟的炼铁技术的,既然没有这么多铁,哪来的食铁兽呢?
至于为什么其他猛兽不袭击大熊猫,这是因为大熊猫本事的个头相当大。当您在互联网上搜索照片时,大熊猫看起来可爱又憨态可掬,但它们比您想象的要大得多,成年熊猫的体重超过45公斤,甚至可以达到150公斤,长约1.5米!而且大熊猫的祖先是应该是一种食肉始熊猫动物,生活在中国四川等地,而此始熊猫演变的旁支名叫葛氏熊猫,生活于欧洲等地,直到中新世后才灭绝。
现在的大熊猫和别的熊一样是杂食性动物,处于从食肉动物到食草动物过渡的阶段。主要食物是竹子、红萝卜、窝窝头,野生的熊猫会吃草、野果、昆虫、竹鼠、羊。科学家认为:“大熊猫具备肉食动物的生理特征却不以肉为主食”,是因为一个名叫“T1R1”的基因失活了,造成熊猫无法感觉肉类的鲜味,但它们的消化系统仍然是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因此只能依靠肠内细菌分解竹叶(但大多未经消化完整排出)。
因此,可以说大熊猫是不喜欢或不想吃肉,而不是不能吃肉。因竹叶热量低,一只45公斤重的成年大熊猫每天要花费长达14个小时的时间来吃东西,每天可以吃掉12至38公斤的竹子,也可以排出28公斤的粪便,据说还可以用它们粪便中没有消化的部分制成书签。
熊猫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大尺寸身体和圆脸,适应其竹子饮食。大熊猫较小的体表面积表明新陈代谢率较低。这种较低的新陈代谢率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让大熊猫能以竹子等营养贫乏的资源为生。同样,大熊猫的圆脸是强大的下颚肌肉的结果,使它们可咬开竹子,以比例来说,大熊猫的咬力比北极熊更大。注意,比强大的肉食性动物北极熊的咬力还大!这要是被咬上一口,残疾的可能性很大,事实上,确实有饲养员被大熊猫咬伤过。
而根据考古发掘,大熊猫在史前年代曾在今日的河南地区大量繁殖。由于大熊猫体型庞大,除了能提供肉食及骨髓以外,它漂亮的皮毛亦为古人所青睐,所以很可能曾经被古人大量猎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