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是哪里的戏剧(昆曲:其发源地苏州昆山,自古就有非常高的文化地位)
昆曲发源于江苏苏州昆山,根植于阳澄湖畔的地方戏曲腔调。昆山素来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尤其在明清时期,涌现出了大批的文人墨客,比如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夏昶、龚贤等人。
昆曲的文化影响力不可低估,昆曲集文学、音乐、美术、园艺、舞蹈等之大成,成为有史以来最精致、最完美的艺术样式。她既是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产物,也是各个艺术门类相互交融的结果。
昆山临近苏州和上海,交通便捷,且有着悠远的艺术传统。元明以后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娱乐活动迅速繁盛,并涌现出一批以顾坚、黄幅绰、顾阿瑛、魏良辅、梁辰鱼、郑若庸、张大复、陶九官等等为代表的音乐家、作家和艺人。
他们对于昆山腔一—昆曲——昆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昆曲的生存与发展,也有赖于大量狂热痴迷观众的追捧。有钱有闲,才能使昆曲长演不衰。
昆山历来是开放的。犹如顾炎武走出昆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成为名满天下的大学者,昆山也欢迎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一种健全的城市性格,足以帮助昆山形成竞争优势。
正是如此,元末明初杨维桢、倪云林、高则诚、柯九思、李孝光等一大批名流雅士,纷纷从会稽、无锡、天台、永嘉等地来到阳澄湖畔,与顾阿瑛聚晤,在“玉山雅集”上一起赋诗会文、宴饮赏曲,催发了昆曲的萌芽。
魏良辅与许多热衷于昆山腔改良的昆山人一起,将包括昆山腔在内的南曲声腔,“喇喉押调、度为新声”。在官话(中州音)、昆山方言、昆山一中州音中,他理智地选择了昆山一中州音。
于是,昆曲既是昆山的,又不失其语音对应区。魏良辅改造的昆曲,不仅仅是对南曲旧声腔的改良,更是一种革命性的创造,从而突破了狭隘的本土语音,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