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方源电视剧(《输赢》编剧常方源:现实中两个技术大神吵架吵急了,真会拔网线)
根据付遥同名小说改编,张黎执导,陈坤、辛芷蕾主演的电视剧《输赢》正在热播中,该剧讲述了在销售界,有着“南周锐,北骆伽”之称的周锐(陈坤 饰)与骆伽(辛芷蕾 饰)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狭路相逢,由此产生的职场和爱情故事。在各种职场精英剧中,主人公通常是有坚守、不怕苦,聪敏能干的,对于周锐、骆伽的特别之处,该剧编剧常方源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俩是白天戴着面具、在职场上“拼杀”的成年人,到了夜晚,脱掉伪装,发现彼此是如此相似,“这时候就有一种元素被碰撞出来了,它叫作‘信任’。什么是浪漫?在我看来信任是最浪漫的。”
陈坤饰演的周锐是个先行者。
新京报:小说原著《输赢》是十几年前的一部作品,在改编上,有做哪些更符合当下的改动?
常方源:付遥老师的原著于2006年出版,那是轰动了整个销售界的教科书。现在问起很多销售,还都是付老师的粉丝,可见这本书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之大。着手把它改编成一个符合当下观众能接受的电视剧,还不破坏它原本的“味道”并不容易。从2G到5G再到云计算,并没有跨越多少年,飞速发展的不仅仅是科技,还有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心态。十几年前讲输赢就是单纯的你死我活、业绩为王。而现如今不同了,万物互联,科技推动的是链接,人与人的链接,人与科技的链接,销售这个行业亦是如此,卖的不再是产品,而是信任、人心和链接。所以我们电视剧版的周锐,其实是一个全新的周锐,他的使命是改变规则,把输赢变成共赢。我们给了这个角色一份悲壮,就是当你还在困境中关注自己的时候,他已经跳出来关注别人了。像他这样的先行者真的非常孤独,即便大部分人不理解,也做不到,但应该承认和尊重先行者的存在。
电视剧版的周锐是一个全新的周锐。
新京报:作为一部商战小说,故事中的“顶级销售”离大部分人的生活还是有点远,如何让剧中情节人物更“接地气”?
常方源:很多剧都在讲“落地”“接地气”。那么那些不被大众熟知的行业就不应该被表达了吗?我们最初拿到这个项目就已知这是块难啃的骨头,但就像周锐一样,总要有人背负种种去开疆拓土,一味跟风和复制,不是一群职业创作者该干的事。提到难度,太多太多,比如职业销售没几个会写剧本的,会写剧本的没几个懂职业销售的。深入一个行业至少需要三年,要把这个行业吃透,需要十年八年,这对任何编剧来说都太难了。而且这十年发展已经经历了2G到5G的跨越,这个题材不敢想象再放置十年后会是什么景象。因为一个专业词汇的精准度,或是一个商业逻辑的闭环精准,一句专业台词能经得起推敲,我还经常半夜电话骚扰行业专家,现在想起当时的自己,真的比销售还销售。而且一个专家确定了还不够,我们还要再找几个人审核,再次确认信息无误。
新京报:关于职场办公室部分,有的网友会觉得,剧中下属和直接领导互呛,当面给旧上司发微信,下了班领导没走直接关灯,看起来像编剧没有上过班?你自己是否有和生活中真实的销售接触、采访?
常方源:在我们编剧组开始动笔之前,采访了大量的行业专家,包括亚马逊、华为、百度云、阿里云、海康威视等互联网企业的各个层级的一线工作人员。你相信吗,我们发现两个技术大神吵架吵急了,也拔网线。哪有那么多神仙打架或是套路和招数,我不想欺骗观众说只有一种可能性,这就是现实,或者说,现实比这个更可笑。任何一个作品,都可能会被投诉脱离现实。现实是平面的,是你的维度认知范围内的现实。故事不一定会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实,而是用多元化的方式反映了讲故事人的信念。一个创作者,我从不敢用无知粉饰自己,这是我宝贵的自知。
张子健饰演林振威。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剧中两个人的感情,如何平衡爱情戏和职场戏之间的比例?
常方源:我觉得爱情和职场并不冲突。在最初创作中,我们也从很多角度去考量过比例的分配,怕爱情多了丢了职场,又怕职场多了丢了爱情。戏剧的魅力就在于此,两个角色的命运与情愫是他们自己滋生出来的,挡不住、压不倒、烧不尽、浇不灭。
新京报:作为编剧,你会感觉职场剧特别难做吗?
常方源:很难,很谨慎,想突破一些思维的壁垒,还得遵循它的游戏规则。我们写一句、问一句,这是常有的事。问专家,问朋友,问网友;还假装自己是技术爱好者,给博主留言咨询。就连我的妈妈,一个圈外人都被我消磨得不成样子,她把能接触到的招投标的、收并购的专家全部贡献出来任我折磨。拍摄期间,但凡与专业沾边的细节,工作人员都会找到专家一再确认。时过境迁,我还能记得这些专家捧着剧本坐在会议室与我们共处的样子。他们都是周锐,都是骆伽,感谢他们的帮助,希望没有辜负。庆幸的是,剧播了,他们看了,说:还都对。
新京报:剧名《输赢》,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你看来,“输赢”的意义何在?
常方源:所谓输赢,无谓输赢。每个人或多或少经历过输与赢,但时过境迁你再回头看看,输了吗?或者说真的赢过吗?人生海海,给输赢下定义,跟你问我真理到底是什么一样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