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老城河上六桥的由来
作为风景秀丽的江北水乡,桥在南通人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曾经,南通城里大大小小的桥梁连接起了河畔的弄堂、街道,以及粉墙之内、黛瓦之下的亭台院落,它们繁荣了经济,促进了交往,也孕育了这座城市的文化。
南通的桥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无疑是濠河上的6座桥——长桥、和平桥、友谊桥、北濠桥、文化宫桥和公园桥,自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南通城建成,它们所圈起的“六桥之内”1.1平方公里的范围一直都是这座城市的中心区域。
长桥
长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南通人周茂在南城门外的濠河上建造了一座木桥,这便是长桥的前身。
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通州知州傅锦将木桥改建成石桥。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倭寇来犯,兵临城下,前来增援的兵备副使李天宠看到拱起的石桥几乎与城墙一般高,这很不利于防务。为了保证城内守军能够处于居高临下的优势,李天宠下令将石桥拆除,重又改成木桥。60多年后,通州名医陈实功见这座木桥破败不堪、摇摇欲坠,便再次将它改建成石桥。
五十年代的长桥(田鹤年画)
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建成到1954年大修,陈实功建造的这座石桥在南城门外存在了300多年。1968年,这座桥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此,旧貌不再。
1996年,南大街拓宽改造时,老桥被拆除重建,并更名为“中远桥”,但是,大多数南通人还是习惯于将它叫作“长桥”。
和平桥
和平桥始建于明朝初年,那时候,它是南通城西城门外护城河上的一座木吊桥,直到民国初年大修时,这座木桥都是进出南通城最重要的通道。1957年,和平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梁,1962年和1971年,这座桥又进行了两次拓宽。
五十年代的和平桥
七十年代的和平桥
旧时,和平桥一带是南通城最繁华的去处。在古代,通州西城门又叫“朝京门”、“来恩门”,上级官员前来巡视,以及新官上任都是从这个门进入南通城的,一时多少恩宠集于一身。多年以前,和平桥东西两头还是南通商业最密集的地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而桥下的小码头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客货运输十分繁忙,因此,时人有“富西门”之说。
2004年,和平桥再次得以拓宽改造,如今的和平桥已不仅仅是南通城市主干道——人民路上的一座桥梁,而且还是濠河上的一处重要景点。华灯初上时分,漫步在和平桥上,青铜的桥栏杆、仿古的街灯,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如烟的往事;桥南的环西文化广场则体现着南通人的时尚和大气,建造在水面上的舞台、灯光与音乐妆点的喷泉,无不展示着现代文明的恢弘气势。
现在的和平桥
友谊桥
横跨于东濠河上的友谊桥,恰似一座分水岭,将十分潋滟的东濠河分割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南幽而北畅。
信步于友谊桥上,向南眺望,濠河岸边,绿树掩映之中,若隐若现的是蓝印花布艺术馆、柳叶渡和梅庵书苑的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在那些烟雨迷蒙的季节,颇有“楼外重杨千万缕,犹自风前飘柳絮”的意境;向北,则是宽达200多米的广阔河面,清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那粼粼波光不免让人想到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词句来。
建于明朝初年的友谊桥,原是南通东城门外的木质吊桥,故名“东吊桥”,又名“百子桥”;民国年间,改为混凝土拱桥;1959年,又改建为单孔石拱桥。上世纪80年代末,在拓宽人民路时,友谊桥的两侧分别加建了10多米宽的混凝土板桥,这使桥宽达到了近40米——就是这座并不起眼的桥,历史与现实却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六十年代的友谊桥(於仲泉画)
2000年的友谊桥
现在的友谊桥
多年以前,通州城西通官道,于是,逐渐形成了西门外多官商聚居的状况,一时间纱庄、布庄、当铺、酒楼、京广货店林立;东门则为猪市、手工业者设店摆摊的集中场所,故南通曾有 “穷东门、富西门”的说法——这里所说的“穷东门”就是指友谊桥一带了。
北濠桥
南通有句老话,叫“通州无北门”。其实,在南通城刚刚建成的时候,通州是有北门的,并设壮健营镇守。只是由于这一带荒疏萧瑟而又时有盗匪作乱,到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郡守郭凝干脆派人将北门堵塞,从此,通州才没了北门,壮健营的原址也改建成了玄武庙(又称北极阁)。
此后800多年间,在那些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清晨,在那些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黄昏,天宁寺的晨钟暮鼓里,浩浩汤汤的北濠河上,只有苇叶摇曳的风声和渡口艄公孤独的身影。
1964年,北濠河上终于撤渡建桥,是谓“北濠桥”。那时的北濠桥是一座人行便桥,宽不过4米,水中的土墩将桥分成南北两段,南桥长75米,北桥长42米。北濠河里的这座土墩在古代有个极雅致的名字叫“沚”,它是唐代以前南通还处于“胡逗洲”时期的地质遗存。
1965年的北濠桥
七十年代的北濠桥
虽然北濠桥的修建方便了人们进出南通城,但是,很长一段时期,桥南是城市,桥北依然是乡村——一桥之隔,却是两个世界。
上世纪末,随着南通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破败不堪的北濠桥已经无法满足交通的需求,为此,北濠桥得以重修,并拆除了河中的土墩。如今的北濠桥一桥飞架南北,桥长210多米,桥上设有快车道、慢车道和人行道,可谓天堑变坦途了。
现在的北濠桥
文化宫桥
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是在北公园的旧址上建起来的,而说到北公园,我们不得不又一次提起张謇先生。
这位清末状元于1895年辞官返乡,在兴实业、办教育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因此,从1915年至1918年,他依托濠河,先后建起了北公园、中公园、西公园、南公园和东公园,时人将其合称为“五公园”。
北公园是五座公园里规模最大的一座,总面积达到2.4公顷。那时候,园内遍植草皮和青松、垂柳、国槐、桃树,建筑则是中西合璧的风格,虽小巧玲珑,却不乏典雅格调。园内还有一座环水而建的双层八角形亭子,曰“观万流亭”,亭下系一小舟,名叫“苏来舫”。
想想看,那曲折迂回的廊檐桥径,那雕栏玉砌的亭台楼阁,那盈盈流淌的水光花影,营造的是怎样一幅风风雅雅、娉娉袅袅的图画啊!文化宫桥就是通往这风雅去处的一条主要通道。
八十年代的文化宫桥
由于北公园内此前已经有了一座木桥,所以,在1917年文化宫桥建成时,为了加以区分,两座桥分别被叫作“公园一桥”和“公园二桥”。木质的公园二桥使用了34年,1951年,随着劳动人民文化宫的落成,这座桥也被改建成了钢筋混凝土桥,桥名亦随之变更为“文化宫桥”。上世纪末,在南通大规模旧城改造中,文化宫桥被拆除重建,现在,它已是一座设有快慢车道和人行道的现代化桥梁了。
现在的文化宫桥
人民公园桥
公园桥又叫人民公园桥,建于民国后期。那时,它是一座木质桥梁,其名称为“博物苑桥”。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位置就在南通博物苑前的南濠河上。
新中国成立后,南通博物苑的植物园部分被另辟为人民公园,这座桥才有了现在的名字。1964年,这座木桥被改建成了钢筋混凝土桥,当时桥宽仅5米。
九十年代人民公园桥
2009年9月20日,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崭新的公园桥呈现在了市民面前。新桥为三跨连续钢架桥,中间主跨18米,边跨各12米,桥面宽度达到18米。虽为新建,但是,公园桥依然保持了浓郁的民国风范。
现在的人民公园桥
其实,除了“六桥”之外,濠河及其支流上现存的还有新城桥、启秀桥、三元桥、怡桥、西被闸桥、南公园桥、铁星桥、木行桥等等,而已然消逝于人们视线的还有起凤桥、跃龙桥、端平桥、东北水关桥、望仙桥等等。
建于明代的三元桥
建于二十年代的跃龙桥
八十年代的新生桥
五十年代的启秀桥
八十年代的启秀桥
现在的启秀桥
南通的桥,或废或存,它们都有着一段或长或短的故事。而站在桥上看风景,目之所及,那湖光潋滟的一池春水,那绿树掩映的亭台楼阁,无不诉说着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