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齐灵公末年齐国的“国君之争”
齐灵公于公元前581年继承国君之位,其在位前期支持晋国称霸,后期吞并莱国并五次攻打鲁国,后在与晋、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十二家诸侯联军的战争中失败,百姓惨遭劫掠,齐国国力此后一蹶不振。
一、动乱始终
(一)废嫡风波
齐灵公很早以前就迎娶了鲁国的颜懿姬为夫人,但由于颜懿姬一直膝下无子,齐灵公便将随同颜懿姬陪嫁的侄女,声姬的儿子公子光立为太子。
后来齐灵公为了巩固齐宋关系迎娶了宋国公族的两姐妹仲姬和戎姬为姬妾,而与知书达理的姐姐仲姬不同的是,身为妹妹的戎姬不仅容貌生得妩媚动人还善于讨得齐灵公欢心,因此齐灵公对戎姬非常宠爱,可遗憾的是戎姬虽然入宫多年却也未有生育。
戎姬是齐灵公最爱的宠姬,齐灵公怎么舍得她伤心?于是为了安抚戎姬的情绪,齐灵公便将其姐姐仲姬的儿子公子牙过继给戎姬。齐灵公本意虽好,哪成想戎姬居然对此动起了歪心思。
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戎姬开始不断在齐灵公耳边吹枕头风,希望齐灵公能改立公子牙为太子。
最终在戎姬鼓动下,贪恋美色的齐灵公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和仲姬的劝告,强行将公子光的太子之位废黜并流放至即墨,随后改立戎姬的继子公子牙为太子,又立高厚为太傅,朝中大臣虽议论纷纷但也无可奈何。
之后齐灵公还受到戎姬教唆,多次挑起与鲁国的事端意图借刀杀人除掉公子光,可都遭到失败。公元前554年,晋国率联军伐齐包围临淄的第二年,齐王宫里重病的灵公正在床上静养,殊不知一场足以改变齐国走向的阴谋正在悄悄酝酿……
(二)太子之争
大夫崔杼为与太傅高厚争权,于是秘密派人将公子光接回临淄并控制了朝堂,趁着灵公还没反应过来,崔杼与一众大臣们火速复立公子光为太子代替灵公处理国事。
然而太子光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杀了当初鼓动父王废除自己的戎姬和流放了公子牙(太子光后面觉得不放心于是又派刺客刺杀了公子牙),而在重病之中的齐灵公听闻噩耗后,急得吐血数升而亡,太子光正式即位史称“齐后庄公”。
(三)崔杼之乱
齐后庄公即位后,由于楚国兴兵伐郑,因此晋国不得不率领联军回师保护郑国,齐国得以解围。
在饱受战争创伤和内乱动荡的齐国百姓想缓口气的时候,发现晋国突然趁虚而入再次打了过来,因此双方围绕高唐打了几战后便各自罢兵,齐国迎来了三年较为稳定的时期,在此期间内齐国除了夺取了晋国的朝歌之后便没有再兴任何战事。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齐国能继续平稳发展的时候,不料齐后庄公与大夫崔杼的妻子东郭姜私通之事被发现,大夫崔杼设计射杀齐后庄公,国内局势又陷入一片混乱,朝堂上下人人自危。
后崔杼为保全自身地位最终选择拥立后庄公的弟弟吕杵臼为国君,史称“齐景公”,并与庆氏开始了共同专权。
齐景公亲政后,任用贤臣,休养生息,并屡屡在外交场合中采取与晋国平等的姿态谋求复兴霸业,齐国的未来似乎涌现出了一丝曙光。
二、后续影响
(一)朝堂之上
在经历了齐灵公和齐后庄公两次内乱后,齐国国力再次一蹶不振,权力的过渡已经由国君下降到大夫崔杼和庆封父子轮流把持,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一年,最终由崔杼两个儿子内讧为导火索,直至庆封趁机攻灭崔氏独揽大权而宣告结束。
随后公孙灶和公孙虿联合田无宇又攻灭庆氏辅佐齐景公,公元前532年在公孙灶和公孙虿死后,田无宇联合鲍牵攻灭公孙家,在晏婴的劝说下田无宇还政于景公,至此才彻底结束了齐国自灵公开始后庄公以来长达16年的“火并”。
这次的内乱无疑是对自齐桓公死后势衰的齐国又一次打击,且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混乱也让新继位的齐王不得不依赖于公卿大夫,可以说由于朝局混乱才让默默无闻的田氏一族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不断趁乱夺取封地积累代齐的物资实力。
(二)景公志向
公子杵臼既非嫡子更非长子,按周礼难以继承国君之位,然而在父亲与两位兄弟的相继暴毙下,公子杵臼被崔杼和庆封作为妥协的产物而拥立,旨在制约朝臣,方便独揽大权。
然而在各方家族的火并下,权力几经交迭最终还是落在了齐景公身上,这或许是上天赐予姜齐最后的一个机会。
齐景公亲政前期的确不负众望,他采取晏婴、弦张等贤臣的建议迅速稳定齐国社会,与民休息,使齐国再度得到富强。经过齐景公虚心纳谏和勤政的努力下,齐国的重新崛起令各路诸侯刮目相看,而齐景公本人也逐渐有了与晋国平等对话的底气。
然好景不长齐景公励精图治的同时也贪于享乐,其在位后期不仅生活奢靡,且重赋厚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但齐景公仍不顾国情穷兵黩武连年对晋国发动争霸战争,以至于死时受到百姓们的唾弃。
《论语·季氏篇》中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可以说齐国表面上日益强大的背后实际上社会矛盾尖锐,国内危机四伏。
(三)齐晋风云
齐国在摆脱“内乱”后,齐景公力图谋求霸业,因此对外战略上采用不同于其父齐灵公的墙头草政策,而是积极参加列国会盟,提高齐国威望和影响力,暗地里拉拢各国组建反晋联盟。
公元前506年春,晋国正卿笵鞅在昭陵召集齐、夏、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苔、邾、顿、胡、滕、薛、杞、小邾等18名国君进行会盟,然而由于笵鞅等人本就忙于晋国朝斗无暇关注诸侯的想法,召开会盟的目的也仅仅只是为了提高范家在各国诸侯中的印象,导致笵鞅组织的会盟虽然声势浩大但却适得其反,晋国不仅没有增加对诸侯的影响还使得自身威望大大下降。
而目睹全程的齐景公会后则是积极交好郑国和鲁国还有卫国组建反晋联盟,意图取代晋国成为霸主。因此在昭陵会盟表面和平的假象之下,其实是齐晋两股势力不断裹挟着中原各国暗中较劲,战争的漩涡正在一步一步逼近,新一轮更加激烈且规模更大的争霸又开始了。
(四)代齐阴谋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因齐晋争霸局势恶化而卧床不起最终于该年夏天溘然长辞,临终前他将政事托付于国夏与大臣高张子和高张招。可就在景公辞世不到几天,田乞与鲍牧便联合平民推翻了姜齐的统治,大权彻底落入田氏手中,后田乞立公子阳生为傀儡国君,让田(陈完改名田完)氏世世代代辅佐姜齐,并一步一步蚕食姜齐的权力。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姜氏统治齐国。
笔者认为,这次内乱的爆发恰恰就是齐灵公晚年的废嫡风波的间接延续,正因继承问题而使得姜氏公族忙于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不顾百姓死活之时,彼时的田氏一族在田桓子、田釐子、田成子三代人的经营下凭借着推行新政、赈灾布德和结交诸侯的手段积累大量财富和笼络了大片人心,为日后的代齐奠定了坚实的人心和政治基础。
齐景公晚年虽然听从了晏婴的劝告对田家采取一些打压措施,但可惜为时已晚,田氏一族尾大不掉,问题已无法从根源解决,日后代齐已然成为定局。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於民,民爱之。”
三、结语
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现代一夫一妻制尚且有人天天忧愁,更何况是等级森严明确,宗法血亲庞大的古代王室,在诸多问题当中最致命的莫过于立嫡立庶的问题,假若处理好了那便能保证权力的安稳过渡,假如处理不妥甚至像胡乱处理,那就会导致国家分裂甚至是灭亡。
例如周幽王为博美人欢心而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儿子伯服为太子导致犬戎入镐,袁绍好谋无断未立继承人引得其死后诸子同室操戈等等,都是前车之鉴。
齐灵公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如前几位出名,却因立嫡之事将齐国引得大乱,民心尽失,发生一系列连锁效应,实属得不偿失,而在长时间的混乱中姜氏一族与其他士大夫斗的两败俱伤,权力的轮流把持也让本就不稳定的社会秩序更加动荡。
虽然齐景公即位后努力让齐国走上正轨然而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最终还是没能让姜氏逃脱衰弱的命运,最后被默默无闻的田氏一战而取代似乎也顺应了《荀子·哀公》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