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发扬,金元明都城修建特点的形成始末
今天的北京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成为了燕国国都,然而在历史时期却再也没能够作为都城存在。直到辽金元明清时期又再度成为了王朝帝都,成为了能够与古都长安和洛阳比肩的历史古都。从燕国上都蓟到金中都、元大都,再到明北京城,这座城市已经饱含历史的沧桑,成为了封建时代最后的见证。金中都是草原民族正式地定都于北京城的开始,元大都一朝的经营和马克·波罗的行记使得北京成为了与当时罗马古都比肩的大都市,明成祖朱棣正式将都城更名为北京,而后北京一名几经周折一直沿用至今。金、元、明三朝年代相隔较近,并且都城位置相互叠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三者的都城具有发展和承袭关系。这种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宋以后的都城建造有重要作用。
一、金代中都城的修建
金代一朝先后建立三个都城,分别为上京会宁府、中都、南京开封府,其都城位置的变化过程体现出女真统治者不断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的过程。
1.金中都城的建造特点
总体来说,金中都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三部分组成,外过程轮廓呈方形,上有城门13个,分布在城墙四周。宫城位于外城中部偏西位置,地势较高,平面也呈长方形。皇城在宫城之南,与宫城相连,前朝是大安殿,大安殿北有一条横街,将宫城分为两部分,北边为内朝,正殿是仁政殿。在宫殿基址西侧,有断续的河泊苇塘,应该是都城中的皇家苑池,在外郭城之外还修建有离宫大宁宫。
金中都平面图
金中都的布局有着明显的中轴线对称的形制,从外城正南门丰宜门经宫城正南门宣阳门到皇城正南门应天门之间有一条中央街道,两侧分别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等。中都城的街道布置也非常有特色,几乎是采用了较为封闭的方块式布局和开放式的街巷设计,这种设计应该是同时受到北宋东京汴梁城和辽代的南京城旧址影响所致。
2.金中都城建造思想
金中都城的建造除了受到宋代都城和辽代都城形制的影响外,还体现出金人自己的建筑思想和意识。首先来说金代都城非常注重防御性,在金代中都城内也能明显看出这一点。金代中都城中将宫城置于全城的最高处,强调了皇权至上的理念,这是作为游牧民族分散式的管理制度受到中原集权制政治影响的体现。另外,都城中还存在阁、楼相望,并且在最高处设置佛塔的情形。佛塔的设置不仅仅是金人崇敬佛法的标志,实际上它与楼阁一起,占据全城高出处,对中都皇城内进行监视,以确保皇帝的安危。
金中都复原图
此外,金中都城还尤其注意设置各种宫苑池塘和离宫别苑,这种注意园囿的设置是金人游牧生活的体现。中都的园囿区主要在宫城四周设置,并且占据宫城中较多位置。重都城防御性和都城园囿区的建筑构成了金人都城建筑的重要特点,并且对于元代大都城以及明清北京城的修建都产生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元代大都城的修建
元代以上都城和大都城闻名,其中上都城修筑于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是草原民族继辽金之后第三次修建的大型城址。总体来说,上都城也是历史性质更加浓厚的都城,从政治和经济功能上来看远不如大都城意义重大。
1.大都城的建筑特点
元代大都城是在金中都离宫大宁宫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由汉人建筑师刘秉忠设计并主持修建而成的。因其为平地起建的新都城,因而也有"汉八里城"之称。大都城为外城、宫城、皇城三重环套结构,城墙为夯土筑成,外城墙为长方形,城外有护城河、城墙上还有角楼、瓮城等设置。皇城位于外城的中部偏西南位置,皇城内有连续的太液池,太液池西部为宫殿建筑群,包括太子居所和兴圣宫等。宫城位于皇城的东部,采用了前殿后阁的布局形式,在中部和南部分散有中央官署区。
元大都平面图
大都城也采用了中轴线式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九纵九横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在道路之间还专门设置有东西向的胡同八十八条,居民区分为五十个坊区。和上都城相比,大都城修建时格外注意对于商业区的布置,全城一共有三处贸易中心,分散于城内三个不同的区域。大都城和上都城的设计者均为汉人建筑师刘秉忠,在上都城的设计时还几乎是按照蒙古族的建筑习惯进行都城营建,在大都城的建造中则明显体现出了汉化的特点,其中不少建筑设置都参照了《周礼·考工记》的营都特点。
2.大都城中对于《周礼》的继承
大都城中显然参考了《周礼》的营都思想,其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大都城共有城门11座,除了北面只有两座城门外,其余三面都有三座城门。而城内的九纵九横的街道设置和《周礼》中"九经九纬"刚好契合。所谓的"左祖右社"就是左边为太庙等祖先神庙,右边为社稷天坛等建筑,所谓的"面朝后市"在大都城中也有体现,城内的市场均位于宫城之后。
元大都生活场景想象
与上都城相比,大都城显然是刘秉忠作为汉人建筑师的得意之作。这一时期,在忽必烈自草原入住中原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营建新都,营建新都意味着蒙元贵族在政治上与草原民族划清界限,承认中原文明的地位,并且开始从心理上向中原文明靠拢。大都城中严格遵循《周礼》的设置可以看作是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元统治者对于汉文化的接受,这似乎表明,几乎所有曾经入住中原的强劲民族,都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辽金如此,蒙元亦如此。
三、明清北京城的建造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改北平府为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将都城从南京应天府迁到此处,此后北京城一直作为明清两代的都城。
1.明北京城的建造特点
明代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四部分组成。内城平面为近似长方形,城墙上设置有瓮城、角楼等防御设施。皇城位于内城中部偏西南,西部和南部为园囿池塘,东部与北部为各种官署作坊等,皇城内门外是为中央官署区。宫城位于内城中央,也就是明清代紫禁城所在,宫城为前朝后寝的布置,还有"左祖右社"的布局,宫城以北为景山,占据全城最高位置。外城位于内城以南,为砖包结构,城外还有护城河,为工商业区所在。天坛和山川坛分列于中轴线两侧。
明代北京城平面图
总体来看,明代北京城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元大都和金中都的布局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重新对城内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比如将外城作为工商业区,将中央官署分列于宫城外等。清代几乎是直接延续明代北京城的格局,可以说,明清北京城奠定了今天所见的北京旧城区的格局,是我们所能直接见到的北京城的模样。
2.金元明三代以来以北京为都之因
金元两朝同为草原民族,在都城选择上来看,他们都选择北京城作为都城的理由具有一致性。金主海陵王完颜亮自上京迁往中都时曾认为上京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当时的北京曾作为辽代南京城,已经有了一定的建筑基础。首先来说,北京位于草原民族和汉人居住区的交界地,在地理位置上来看,北京接壤于金、元祖源之地,是连接北方草原和南方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近代北京城航拍图
第二点在于,对于金、辽来说,当时与中原民族相持不下,选择北京进可攻,退可守。金人本身就是女真部落,是一个长期活动在深山峡谷之中的游牧民族,他们选择金陵时也非常注意选择在高山深谷之间。选择北京营建都城正是看中了北京位于群山盆地间的地势,一旦失利,他们能够很快退回到原本的地方。
明成祖朱棣像
明代自成祖迁都北京以来,北京城便一直作为明清两代都城。对于当时的明代来说,主要的侵扰来自于北部边境的草原民族,因此明代将北京作为都城同时也是作为抗击外族的前沿阵地,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是如此。另外以北京为都城,还可以大大节省了边境屯兵带来的财政负担。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明成祖朱棣在登位以前被封为燕王,封地正是在北平府,因此成祖对于北平府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所以在登基之后选择自己的势力范围作为都城也能够理解了。
北京,在今天看来也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之地,它北接东北地区,西连内蒙和山西地区,东临渤海湾,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宋辽金元时期,这里几乎是三朝必争之地,辽人以此为门户,一步步南下,蚕食中原;金人以中都为都城时是其势力最盛之时,然而迫于蒙古族南下,最后不得不放弃中都南迁;元代充分接受汉人文化,将大都建成了独一无二的汉城。明代北京城在辽金元三代的基础上重新对都城进行规划,适应了新的专制集权政治下的都城建设新需要,也使得北京城以古老、悠久的面貌透过历史的面纱与我们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