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各地的那些小众戏曲剧种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一名词的是南宋学者刘埙,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这里的永嘉戏曲就是我们后世的“南戏”,也称“永嘉杂剧”。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才用“戏曲”一词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由于各地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不同,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各地特色的声腔、音乐旋律以及唱念形式,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方戏曲。
陕西除了主流的戏剧秦腔外,在三秦各地也形成了众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这些戏曲体现着当地的乡土文化与生活风貌。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目前陕西存有21个本土的地方戏曲剧种,分别是:陕北二人台、陕北道情、陕北秧歌、跳戏、关中秧歌、关中道情、眉户、弦板腔、线腔、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同州梆子、弦子戏、商洛花鼓、端公戏、八岔戏、大筒子、汉调二黄、汉调桄桄、紫阳歌剧。这些剧种因地域不同而流行于陕西不同的地方。
陕北二人台
在陕北榆林地区的府谷、神木一带,流行一种戏剧叫陕北二人台,属于陕北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陕北二人台形成于清咸丰年间的晋、陕、蒙接壤地区,最初的形式是底层的劳动人民三五成群坐在一起,借助一两件乐器伴奏,说唱一些民间小调,不化妆,也不用表演。民间称之为打坐腔或者打玩意儿。
打坐腔
后来,民间艺人结合当地蒙古族的“蒙古曲儿”和汉族的“爬山调”,并借鉴和吸收了流行于陕北的晋剧、大秧歌等其他戏剧艺术中的表演形式,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民族风格的地方剧种。
最初的二人台表演形式简单,一问一答的二人对唱或者自拉自唱,随着不断融合其他的戏剧特色,表演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二人边唱边舞,表演的内容也有了故事情节,演员也开始化妆表演。
陕北二人台
随着戏剧中人物越来越丰富,表演的二人需要串演不同人物,因人物频繁更换,以至于演员来不及换装,就用换顶不同的帽子和头巾来区别不同角色,这种表演形式被称为“换帽戏”。
陕北二人台
陕北二人台在表演过程中,其配乐也是由最初的一戏一曲、专曲专用,发展到一戏多曲、多曲联用。同时唱腔也出现快、慢、流水等多元化变化。随着剧目内容的丰富,表演内容也逐渐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带鞭戏”和突出唱功的硬码戏。自此,传统的二人台基本定型,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方剧种。
陕北二人台
在陕北还有一个流行的剧种就是陕北道情,最初称为清涧道情。在陇东道情和山西的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后,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后把这几种道情统称为陕北道情。
陕北道情
道情起源于道教的道士诵经时吟唱的道歌和法曲,是古代巫歌和清商乐中的主调。自汉代道教兴起后,道情就开始流行。到了隋唐时期,随着道教的发展壮大,道情也流传全国各地。
道歌法曲
历史上陕北地处边塞,与西北少数民族长期的接触中,陕北道清逐渐融入了少数民族中的西凉乐和龟兹乐等元素,加上陕北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使得陕北道情在音乐曲调、乐器以及演唱词格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陕北道情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道情艺人受到革命的影响,在传统道情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新道情,演出题材主要是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戏,被群众称为翻身道清。
翻身道清
新道情与老道情(传统道情)在艺术风格上也截然不同,老道情深沉悲壮;新道情欢乐、豪放和明快,多富有新的时代特色,普遍受到了欢迎。因此陕北道情也分为南路流派(老道情)和东路流派(新道情)。
陕北道情主要流行于陕北的清涧县、子长县、志丹县、绥德县、榆林、子洲县、吴起县、定边县、靖边县、神木、府谷等地。
陕北道情
说到陕北,让人耳熟能详的还有陕北秧歌,秧歌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其演出大多在传统的节日里,重要的日子里也会表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秧歌随着地域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秧歌形式,其中以陕北秧歌最具特色。
陕北秧歌
秧歌在陕北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叫法,子长、延川等地最早叫“场子”,还有一些地方称为“回回戏”、“弯弯戏”或“回子”。把演出秧歌剧叫“闹回回”“闹回子”“闹弯弯”“闹丝弦”等。直至延安时期的新秧歌剧兴起后,才统称为秧歌剧。主要流行于陕北榆林各县以及延安北部各县。
陕北秧歌剧
陕北秧歌的音乐以民歌小调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眉户、道情部分音乐。延安时期新秧歌兴起后,文艺工作者多以民歌素材进行创作,因此,秧歌剧至今没有形成固定的曲牌及唱腔,属于雏形戏曲。
陕北秧歌剧
在陕西关中,长安道情作为地方小剧种曾辉煌过很长一段时期,因在演唱的过程中有帮腔的伴唱,被叫做拉波戏,也称为关中道情。
关中道情
主要流行于关中各地以及陕南的安康和商洛地区。尤其在西安市郊的引镇、子午、新筑、灞桥、三桥、草滩等地极为流行。
道歌法曲
长安道情源于唐代的道曲、道调。道曲、道调在唐代是道士们在道观中向道徒宣讲道教教义的一种说唱形式。唐亡以后,大批的宫廷艺人和道士流落民间,使得道曲道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民间生活的内容,形成了俗曲道情。而且伴奏也增加了渔鼓和简板等民间乐器。
明代以后,陕西的戏剧种类逐渐丰富,以诵唱为主的道情也吸纳各种剧种的特点,逐步发展为独立而较完整的道情剧种。
清代乾隆时期,关中道情已经形成独立的班社进行演出,这一时期的演出形式从原来的围桌诵唱、广场踏席走向了皮影戏的形式。演出的剧目内容情节更加完整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同时关中道情也随着商路向外流传,在关中经商的安康商人赖世魁把长安道情带回安康,亲自组建了赖泉班,使道情戏传至安康,形成了安康道情。
安康道情艺人
清咸同年间,临潼县行者村道情艺人白米虫(因爱吃大米故名“白米虫”)在商县小磨沟王彦杰祖父家组班授徒,传授道情技艺,使长安道情传入了商洛地区,形成了商洛道情。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关中道情一度在戏曲舞台上销声匿迹。尽管后来和其他戏曲一样,获得新生。但是,它的存活方式只是与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剧种以同台演出的方式活跃在戏曲舞台上,至今没有一个专门演出道情的戏曲团体。
搬上舞台的关中道情
秧歌戏也盛行于关中地区,为了区分不同地方秧歌戏,一般是在剧种名前加上当地地名,比如流行于渭南地区的秧歌戏有韩城秧歌戏、渭华(渭南、华州)秧歌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为西安秧歌戏;流行于宝鸡一带称为西府秧歌戏等。其中最能体现和代表关中秧歌戏风格的要数韩城秧歌戏和渭华秧歌戏。
韩城秧歌戏
关中秧歌戏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起,大概清代中后期开始流传开来。关中秧歌戏没有固定班社,一般是当地农民半农半艺,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从艺演出。
华州秧歌戏
早期的秧歌戏形式和内容都相对简单,一般由两个人以说唱、歌舞的形式在广场表演,也有在剧场表演的。也被称为跳秧歌或扭秧歌。随着秧歌戏被搬上舞台,逐渐发展为由两个人或多人演出的小戏。
韩城秧歌戏
眉户戏在陕西可谓家喻户晓,是陕西最古老的传统戏曲之一,据传发源于商周时期的宫廷,后流传于民间。眉户最早流行于关中东部的华州、华阴以及中部的眉县和户县一带,这些地方自古盛行小调、情调、樵歌、牧歌、童谣以及孝歌,眉户就是在这些民间歌谣的基础上,经历代民间艺人、文人、乐师的加工,于清代乾隆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因“眉户”二字在陕西方言中的发音与“迷糊”发音相同,所以眉户戏又称为“迷糊”。
在陕西关中的咸阳、礼泉、乾县、兴平、武功、周至一带流行一种戏曲剧种弦板腔,大多时候以皮影的形式进行演出,属于皮影戏的古老剧种之一。
弦板腔因其主要乐器有二弦、三弦、蚱板、二板,因此而得名,又称为“板板腔”。以前人们称玄板腔为“隔帘说书”,早期是用纸人的形式来演唱。弦板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东路流派和西路流派。东路流派唱腔豪放,以武戏见长;西路流派则唱工细腻,情态逼真。弦板腔也流行于甘肃庆阳、宁县、正宁、合水、天水一带。
弦板腔自乐
在陕西合阳县,有一种合阳所独有的古老地方剧种线腔,属于我国提线傀儡戏剧种之一。民间称谓众多,有线戏、线猴、线胡、小戏、线腔戏、线胡胡戏等。
合阳提线木偶戏
线腔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线腔的曲调特色激越奔放、慷慨悲歌,其唱腔一字一板,多用哭音拖腔,擅长宣泄压抑、愤懑、悲痛等撕裂人心的情感。
早期用来表演的木偶身是扁平的,没有手和足,一般用袖袍代之,木偶一般高约约80到90厘米,木偶的提线5至7根(头3,手2,腰1),特殊的需要加至13根,线长约1米,称为“低线”。
提线木偶
到了20世纪70年代,线腔的演出舞台得到了大幅改进,操作木偶的艺人在高空进行操作,出现了“高线”。在长期的实践中,线腔的表演艺人逐渐摸索出提、拨、勾、挑、扭、抢、闪、摇八种技法,使得木偶人可以做出各种生活与舞蹈动作,神态逼真。
早期的线腔舞台约15尺见方,用木柱支撑,,布幔相围,两侧上下场。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来其间,莫不应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近些年,陕西有一个小剧种因经常出现在各大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中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知名度甚至高过陕西的戏曲主流秦腔,那就是华阴老腔。
老腔是流行于陕西华阴的一个地方剧种,最早是以皮影的形式演出,当地人称为“老腔影子”。
关于老腔起源,一说是由西汉时期渭河漕运的船夫号子发展而来,另一说是明代中期,由一个名叫孟儿的湖北人从老河口以卖唱的形式带到华阴泉店镇,当地的张姓大户经常请他到家里说唱,时间一长,张家的子孙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一些。
后来,张家人自己购置乐器戏箱,以皮影的形式自演自乐,成为张家的家戏,之后对外演出,逐渐形成了老腔剧种。老腔现存的最早剧本是乾隆十年的遗物,至今有250多年。
张家的家规是家戏不外传,因而老腔在最初传承的过程中,没有异性班社,基本都是张家代代相传。据传张家曾经有九个出名的班社,已传了五代人。
随着老腔演出范围的扩大,老腔那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的老腔迷他们经常追随老腔班社看戏、学戏,回去后自演自唱,但是苦于没有老腔剧本,始终不能成班演出。
民国时期,张家的老腔艺人张玉印患病求医,恰好老腔戏迷白勤家有祖传秘药可以治疗张玉印的病。于是二人商定,百勤给张玉印治病以换取张玉印的老腔剧本。
然而张玉印病愈后,却信守家规,毁约不给百勤老腔剧本。百勤也不肯善罢甘休,就在张玉印一次演出结束拆台的混乱之时,趁机拿走了“戏袱子”(包有全部唱本的包袱)逃走。
当戏班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于是张玉印把百勤告到了县衙,县衙指责了百勤等人的不当手段,令其归还老腔剧本;又指责张玉印自食其约,背信弃义,用琐事骚扰县衙,重责四十大板,了结此案。
民国时期老腔剧本
与此同时,百勤请了众多文人,日夜不停地转抄了全部的老腔剧本,然后将原本归还,这就是老腔历史上的“剧本抢劫案”。
从此以后,打破了老腔被张家独断的局面,老腔开始在异性中传播开来。而张家也开始收徒传艺,老腔开始外传。
陕西人对碗碗腔的喜爱可能仅次于秦腔,碗碗腔虽然是一个地方小剧种,但是流传范围甚广,主要盛行于陕西大荔、朝邑、渭南、西安、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晋南及晋中的孝义,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也有流行。
碗碗腔演奏乐器
关于碗碗腔名称由来,一说是因其主要节奏以打击小铜碗而得名;另一说法是因主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因演皮影需要油灯碗而得名。碗碗腔过去一直以皮影戏的形式演出,在陕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流派。
碗碗腔击节乐器小铜碗
东路碗碗腔作为碗碗腔正宗,也称为东府碗碗腔,主要流行于过去的同州(今大荔)、朝邑(旧朝邑县)一带,东路碗碗腔的音调和唱腔受秦腔、眉户和蒲剧影响较大,也受昆曲一定的影响。
西路碗碗腔是以凤翔府为中心,主要流行于宝鸡一带,据传其源于西周周公时期的“隔帘说书”。西府人认为碗碗就是灯盏子,因此碗碗腔在西府又被称为“灯碗戏”或者“灯盏子戏”。西路碗碗腔受秦腔、弦板腔、道情和西府曲子影响较大,风格特点与东府碗碗腔有所不同,他们之间的关系亦无史料可考。
南路碗碗腔是由流行于安康、洋县一带的民歌小调,在吸收安康道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主要流行于洋县一带,又被成为“洋县碗碗腔”或者“陕南碗碗腔”。
洋县人的语言习惯接近于关中,而安康道情的川音较重,所以早期的洋县碗碗腔不太受当地人喜欢。后来洋县艺人雍昌杰专门赴朝邑学习碗碗腔,在之后长期的演唱中,吸收汉调桄桄等当地剧种所长,逐渐形成今天的唱腔。
碗碗腔名剧《桃园借水》
北路碗碗腔发源于陕北绥德县的义合镇,流行于绥德、米脂一带,也被称为“陕北碗碗腔”,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北路碗碗腔受晋剧影响很大,风格上有的地方也接近晋剧,与关中碗碗腔的差异很大。
清光绪年间,陕西朝邑的逃荒艺人把碗碗腔带到了山西,主要流行于山西的晋南曲沃、新绛一带以及晋中的汾阳、孝义一带。因晋南接近于陕西东府一带,所以这一带的碗碗腔风格上比较接近东府碗碗腔。而晋中的碗碗腔受晋剧影响较大,风格上更接近于晋剧。
在陕西关中一带,还流行一种委婉动听的地方戏曲阿宫腔,因唱腔具有翻高遏低的艺术特点,故称为“遏工腔”。又因遏音落在宫调上而得名“遏宫”。
阿宫腔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它的唱、做、念、打以及音乐伴奏诸方面,尤以唱腔最为突出;比秦腔柔腻,较眉户、碗碗腔刚劲,不沉不躁,激越委婉,以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而见长。
清嘉道年间,陕西礼泉遭遇年馑,,骏马安寇村阿宫皮影班部分艺人逃荒到富平一带落户,遂将阿宫腔带到富平县进行坐摊清唱。随后在周围的耀州、高陵、临潼等地逐渐流传开来。
跳戏
跳戏是盛行于关中东府的合阳、韩城、大荔等县,周至县一带也流行跳戏。
跳戏的历史渊源目前无从可考,目前流行三种说法:一是由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傩戏”演变而来;第二种说法是宋代宫廷“队舞”的衍化;还有一种说法是金元时期锣鼓杂剧的衍变。跳戏没有专业的班社,主要是由当地的农民半农半艺。
跳戏
跳戏历史比较古老,有唐宋杂剧活化石之称。长期以来只在一定的村社中口传心授,且各自保密。它与山西的铙鼓杂剧可能同源异流,但也缺乏艺术交流,所以流传范围一直仅限于合阳县沿黄河一带农村。加之老艺人的相继谢世,许多颇具特色的剧目都先后缀演。
跳戏
中国梆子戏的鼻祖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东府一带的同州梆子,因其主要产生、形成并流行于同州(今大荔)一带,主要击节乐器为梆子,因此而得名。1948年以前民间俗称“桄桄”“乱弹”或“硬戏”。
同州梆子特技喷火
同州梆子也被称为东路秦腔、东府秦腔、同州腔、大荔腔,也称老秦腔。同州梆子以武戏擅长,居四路秦腔之首,表演讲究功架与特技表演,今天秦腔中的许多特技绝活都是源自同州梆子,比如翎扫灯花、碗打碗、三节棍、打连枷、鞭扫灯花、喷火等。
翎扫灯花
清代中后期,是同州梆子的鼎盛时期,民国后,由于西安的改良秦腔兴起,使得同州梆子地域日趋缩小,逐渐衰微。
清光绪年间,花鼓调由湖北传入商洛,与当地的的民歌、山歌融合后,并吸收渭华秧歌、眉户小调等所长,形成了今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风格的剧种。流行于商县、洛南县、丹凤县、镇安县及关中部分地区。商洛花鼓戏没有职业的班社,一般都是农村的艺人半农办艺,以自乐班的形式进行演出。
商洛花鼓戏《六斤县长》
在陕南安康的平利县一带流行一种地方小戏弦子戏,也称为高腔或者弦子腔,因用弦胡伴奏而得名。弦子戏长期以来是以皮影的形式演出,解放后才被搬上了戏曲舞台。
平利弦子腔
清乾嘉年间,当地流行一种以锣鼓击节,“莲花落”敲打、说唱民间故事的演出形式,俗称“莲花落戏”。
后来的艺人们以当地民歌小曲为基础,并吸收四川的高腔戏曲音乐,在演奏的乐器中,配以弦胡主奏和三弦、竹笛伴奏,山歌号子喊腔伴唱,逐渐形成一种正规的皮影戏剧种,并改名弦子戏。
平利弦子腔
陕南的汉中地区还流行一种地区小戏被称为端公戏,俗称坛戏、对儿戏。端公戏源自于陕南的巫觋文化,当时汉中地区巫觋之风颇盛,人们每遇病痛灾疫,习惯于邀请巫觋诉神。男巫称为“端公”,女觋叫做“神婆”。他们以跳神、庆坛的方式做法,在这过程中吟唱的被称为“跳坛戏”,一般在夜间进行,少则一夜,多则三四夜。随着地方戏曲的兴起,端公神婆也把做法用的“神歌”加以改良,融入民间故事,使其内容逐渐丰富。在表演风格上也吸收其他剧种的特点,也慢慢淘汰一些跳神祭祀的内容。到了清咸同年间,端公戏已完全形成。不仅积累了自己的剧目,而且伴奏也趋于完善,表演上已有了生、旦、末、丑的行当区别。
端戏
陕南是一个多省民众交汇的地方,在长期的发展中,当地民间艺术与外省流入的民间艺术融汇、衍化形成了多种地方民间小戏,八岔戏就是其中的一种。八岔戏又称为“小调戏”“岔口戏”“岔调戏”等。主要流行于陕南安康、汉阴、旬阳、白河、商洛等地区。
清乾隆年间,鄂西的“郧阳调”传入陕南的汉水中上游,当地的民间艺人把此调与当地的七岔戏进行了融合。到了嘉庆、道光年间,便产生了初具板腔形态辅以小调连缀的民间声腔剧种八岔戏。
八岔戏
常与八岔戏同台演出的还有一种地方小戏是大筒子戏,又称为“拉胡戏”“筒筒戏”,因演奏的主要乐器为大筒子胡琴而得名。其在演出规模和形式上不如在舞台上演出的汉调二黄和汉调桄桄,但是又大于在小棚子演出的皮影戏,又被称为“二棚子”。主要流行于陕南的安康、汉阴、石泉、旬阳、白河一带。据考证,大筒子戏是清嘉庆年间随着移民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传入陕南,随后逐渐衍变为今天的风格。
大筒子戏
陕南第一大剧种是汉调二黄,在安康、汉中一带称为汉剧,而商洛、关中一带称为二黄,汉调二黄是陕西的第二大剧种。辛亥革命以前称为汉调二黄,也称为陕二黄、山二黄。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汉剧。
汉调二黄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和民歌,在清初的时候受秦腔的影响,并且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融合当地方言,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洛、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
汉调二黄最初的发祥地在紫阳蒿坪河一带,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安康、汉中、商洛、关中等流派。由于汉调二黄形成较早,它对川剧、徽剧、京剧等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明朝万历年间,秦腔传入汉中后,与当地的方言、民间音乐进行了融合。在发展的过程中,艺人们吸收了当地民间山歌、小调,丰富了唱腔曲调,使秦腔发生变化。因汉中与四川、湖北毗邻,秦腔在发展过程中,长期长期与川剧、汉调二黄交流,便形成了新的剧种汉调桄桄,又称桄桄、桄桄子。因源自秦腔,和秦腔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也称南路秦腔、汉调秦腔。
汉调桄桄特技耍椅子
汉调桄桄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融入了川剧、汉调二黄柔和婉转之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汉调桄桄最大的特色是表演技艺丰富,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抽肠换肚、撒莲花、枪破刀剑、刀破剑枪等许多独特的技巧,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
特技吹火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安改良后的秦腔传入汉中后,加之京剧的兴盛、话剧的传入,使得汉调桄桄日渐衰微。
紫阳歌剧戏,也称为紫阳民歌剧,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传统民间歌曲的总称。紫阳民歌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等和“新民歌”十几个曲种。其音乐风格大多有着较强的抒情性、叙事性和舞蹈性,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的复杂感情。
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剧成为一个独立剧种的时间比较晚,上世纪五十年代,被陕西省音乐协会、陕西省艺术馆和西安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和工作人员在紫阳采风发现后,迅速红遍陕西。自此以后,当地政府开始重视紫阳民歌的挖掘、搜集与整理工作。到了六十年代,紫阳文艺工作者在紫阳民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紫阳民歌剧这一新兴剧种。
紫阳民歌剧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地方小剧种的观众日益减少,班社、剧团纷纷解体,艺人流散,传统剧目、曲牌、表演技艺已经或即将失传。地方戏曲发展的边缘化使得地方性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地方小剧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小剧种是否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扶持力度。
幸运的是陕西21种地方小戏中,商洛花鼓戏、紫阳民歌剧、汉调桄桄、汉调二黄、弦子腔、同州梆子、合阳线腔、华阴老腔、阿宫腔、碗碗腔、弦板腔、眉户、陕北道情、陕北秧歌等14种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