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变得“不好说话”是有原因的,相当现实
《三字经》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古人认为善良是人的本性,然而,如今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个观点,后来又有不少人提出人性是自私的,向善需要不断地修炼。
关于善良是生来就有还是经历世事之后的结果,各有各的说法,唯晨认为人性的善和自私是并存的,这两样都是天性,年幼的孩子单纯且心无恶念,但这并不代表孩子不会做恶事,成年人的作恶往往充满谋划,小孩子的为祸多半出于无知的自私。
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他还是个孩子,没有坏心眼。”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没有坏心眼却做了坏事就要按“不知者无罪”来处理吗?显然不妥。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无知到犯错,再到认识和改错以及承担后果,从而才能获得成长的提升。
老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每个成功者成为成功者之前,早已做了无数次的失败者,没有人生来就是智者什么都懂,人的才智要靠积累去获得。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吃的是亏,长的是智慧。不要去怪一个人从好说话变得冷漠,每个人的变化都是有原因的,或许他只是长智慧了。
一个原本好说话的人,有一天变得不再好说话,这中间一定曾发生过什么让他做出转变的事情,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亦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有人说没有,那定然是他尚未发现真相。
生活中好说话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心怀仁慈与善良,不忍拒绝任何人,所以对别人提出的请求尽最大能力去帮忙。
还有一种则是由于软弱,哪怕内心再怎么不情愿,面对别人的请求,依然无力拒绝,于是委屈自己去成全对方。
这两种人都有可能从最初的老好人,变成不好说话的冷漠者。前者多半是善良受了伤,后者则是内心变自信强大。
我有一个朋友就曾遇到让他改变的事,读书的时候他是一个特别热心肠好说话的人,无论谁遇到什么事,即便没朝他开口只要帮得上忙他都会主动伸出援手。
但毕业几年之后的他却像变了个人,不仅脸上的笑容从当年的质朴变得客套,就连言语间都充满了疏离,更是不愿意再去帮助别人,显得冷漠且多疑。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才从他口中得知,这些变化一方面拜社会所赐,另一方面则是被所谓的兄弟情伤得太深。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有的人选择继续读书,有的人则顺应生活进入了社会,职场自然不比学堂,什么都是崭新的,并且“坑”特别多。
踩陌生人的坑或许能让人成长,踩熟人的坑大概只会令人心伤。热心的他在一个好兄弟的哀求下借出去不少钱,但当他急着用钱时对方不仅分文不还,还干脆撕破脸,那是他计划租房的钱,为此差点露宿街头。
经历真的会使人成长,尤其是痛苦的经历。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什么样的人长期混在一起,就会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变成相似的人。
其实,除了“吃一堑,长一智”的改变,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岁月的长河里被身边人同化之后而做出改变。
那些长期同不好说话的冷漠者在一起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适应”身边的环境,跟随大家的脚步变成了不好说话的冷漠者。
比如,在路上遇到贼,若大家蜂拥而上帮忙捉贼,自然会引发更多人加入捉贼的队伍,但若周围皆是冷漠者,那个原本想要向前冲的人也会在犹豫中放弃。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教授认为:“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
这个理论叫“沉默的螺旋”,人性正是如此,若身边的人皆冷漠,那么身处其中的人也会逐渐变成冷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