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自立为蜀中之主?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白帝托孤这样告诉诸葛亮:“公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君可辅则辅,若嗣君不可辅,公可自立为蜀中之主。”

  这话中的意思就是,如果刘禅堪当蜀中之主,那么诸葛亮可辅佐刘禅,如果刘禅不堪大任,诸葛亮就可以废掉刘禅,自立为蜀中之主。

  其实,以诸葛亮的才能若真自立为蜀中之主,或许也正如刘备遗言所说,“十倍于曹丕”,兴复汉室有望,至少背后没有君主掣肘,诸葛亮伐魏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而且,知子莫若父,刘备临终会有这样的遗言,应该看出嗣君刘禅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与其让蜀国基业毁在这么一个懦弱的嗣君手中,倒不如让诸葛亮来当蜀中之主。

  可是,我们却知道,刘备虽有这样的遗言,刘禅也确实是一个毫无主见的昏庸后主,可诸葛亮终究没有废掉刘禅,自立为蜀中之主。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诸葛亮为何没有废掉刘禅,自立为蜀中之主呢?

  在笔者看来,诸葛亮没有废掉刘禅,自立为蜀中之主,无非以下四个原因:

  1,如果废掉刘禅,诸葛亮自立为蜀中之主,对不起刘备。

  刘备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太重,就如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言,“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遂许先帝以驱驰!”

  三顾茅庐,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以为“如鱼得水”,对诸葛亮的信任,就连关张都嫉妒。

  而且在蜀汉集团中,诸葛亮是仅次于刘备的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刘备将军政大事都交给诸葛亮打理。

  这样的知遇试问哪位君主能做到,所以,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是绝对不会废掉刘禅,自立为蜀中之主的!

  2,诸葛亮志不在称帝。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说明诸葛亮本就不是追逐名利之人,如果不是刘备一片诚心邀请出山,诸葛亮宁愿一辈子当一名农夫,却也乐得在田野间逍遥自在,何须案牍劳形?

  既然不追逐名利,诸葛亮又岂会废刘禅而自立为蜀中之主,背负那样不义的骂名,对诸葛亮又有何益?

  3,诸葛亮与刘禅叔侄感情深厚。

  刘禅称呼诸葛亮为“相父”,对诸葛亮的依赖甚至超过刘备。

  在刘备死后,刘禅干脆就把蜀国军政大事都交给诸葛亮打理,虽说这是刘禅的懒散,却也是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

  而诸葛亮辅佐刘禅,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把刘禅既当成嗣君,更当成自己的子侄,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试问,有这样的叔侄情义,诸葛亮怎么可能废刘禅而自立?

  4,诸葛亮不想蜀国分崩离析。

  诸葛亮是一名智者,更兼具仁德之心,他深知蜀汉政权的核心是主公刘备,刘备死后则是后主刘禅,而非自己。

  诸多豪杰是聚集在刘备的大旗之下,忠于刘备,忠于后主刘禅,就如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言,“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诸葛亮但凡存了废掉刘禅而自立之心,蜀汉忠于刘氏的文武岂会答应?只怕诸葛亮还未登基,蜀国已早就分崩离析,试问,以诸葛亮之智之仁,会坐看这样的局面发生吗?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就知道,诸葛亮为何不废掉刘禅,自立为蜀中之主了!

  其实,以诸葛亮的仁义忠信,他不仅不会这么做,甚至连这样的念头都不会有。

  至于后人读三国,猜测诸葛亮与刘禅之间的矛盾,以及诸葛亮的废立之心,笔者只能说,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其实,从诸葛亮的为人处世,我们应懂得这样的道理:为人处世但存忠厚、仁义之心,这样的人生才能无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