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他是明代第一忠臣,力挽狂澜延续大明百年寿命,最终却被皇帝杀死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明朝三百年历史

有能力担得起这句话的

大概只有于谦一人

提起于谦

很多人会想到他的《石灰吟》这首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也用生命诠释了这首诗

只是这样一个铁血真汉子 治国大功臣

为何到最后会蒙冤而死呢

纵观明朝三百年

也许王阳明圣贤当仁不让是第一奇人

但是于谦更让人难以释怀

对百姓他始终清廉勤政

对国家尽忠尽责

一个人有高尚的情操与读书人的气节并不难

难的是完全的去付诸实践

并在浊世中独善其身且不畏权势

对于他的政绩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

于谦做官到了江西

为冤屈的囚犯洗刷罪过

翻案了数百个

并且轻骑游遍管辖的所有地方

拜访当地的民众

监察时事 有什么能改变的地方全都改变的更好了

当时山东 陕西一带流民有二十多万

于谦请官去赈灾 调了河南和怀庆府的粮食

还安排了很多土地和耕牛帮助流民耕种

当然这些冷冰冰的政绩记载

其实也就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已

混官场的都知道

有时候政绩并不就是真有什么用

就只是给上面领导一个印象加分而已

所以要看一个人是否真正在其位而谋其政

我们最该看的是他下面老百姓的评价与反应

当时于谦就要被调走了

百姓们自发的上书要求于谦能留下来

前后上书的人有几千个

百姓如此舍不得于谦

证明了于谦也是真的在为百姓办事

于谦做官时大太监王振开始掌权

他仗着皇帝的宠幸胡作非为

明目张胆地招权纳贿

无论朝中还是地方

许多趋炎附势的官员争相向王振献上金银

但是偏偏于谦不干

大家都是做官的办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别搞这些歪门邪道

有人曾经劝他让他送送礼给领导

不送金银珠宝送点土特产也行

但是于谦回答

我的手里只有清风

还写诗表明自己的态度

意思是绢帕蘑菇都是百姓用的

但是遭到了贪官的搜刮

百姓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所以我只带两袖清风去

免得百姓说闲话

这也是两袖清风成语的来源

土木堡之战后群臣无首 君无定夺

明英宗亲征失败

还被抓了起来

跟随去的官员没人能回来

可以说朝局此时十分混乱

人心惶惶而茫然无绪

有人要走 有人想逃

还有人建议弃城池跑路迁都

此时的明朝几乎岌岌可危

二十万精兵全军覆没

民族信心几乎全线崩溃

皇帝也被敌人抓去做人质

简直已经是一个死局的模式

完全看不到任何复兴的希望了

不出意外的话

到了这个时间点

明朝帝国的辉煌已经注定要陨落走向终点了

可是于谦给了它一个意外

于谦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当众表态

凡是说要南迁的人都应该杀头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所在

一旦迁都就大势已去了

你们没有看到南宋迁都的后果吗

可以说于谦准确的把握住了朝廷未来的动向

也震慑住了朝臣

并且不负众望

一届书生没上过沙场

没见过战场

没排兵布阵拿过兵器

只凭一腔赤诚 满腹经纶

带着他的治世之才和对大明帝国的绝对忠诚

完成了所有不可能的任务

单枪匹马领着一帮弱兵残将

在精悍骑兵的侵入下杀出了一条血路

没粮草他去凑

没精兵他绞尽脑汁找

皇帝被囚禁他运用正确强势的外交手段

顶住也先的威逼

扶植新帝稳住大局

没有领将他挽起袖子亲自领兵

去守北京城最难守住的城门

这段经历被称为京师保卫战

后世对于谦的评价是

若无于谦 大明王朝将会提早一百年结束

这句话毫不夸张

一个人在危急时刻能镇定稳局很难

判断准确更难

而时刻保持清醒

让每个决定都正确无误

简直难上加难

可于谦偏偏硬是把濒临灭亡的大明拉了回来

而于谦的死可以说完全就是被冤枉的

明英宗大难不死 逃回京师

自知于谦有功于社稷

但他复位后干的震惊朝野的第一件大事

就是将于谦斩立决 抄其家 家人戍边

于谦虽然力挽狂澜

保住了朱明王朝的江山

但让英宗成为了被遥立得太上皇

受尽了侮辱

并且还立了新君

代宗掌权后将原定的太子

明英宗之子朱见深废掉

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

得到了于谦为首的大臣支持

于谦在此时已经有了很深远的影响

明英宗复辟不杀掉他难以服众

甚至会被翻盘

考虑到这一点

即使于谦有天大的功劳也必须得死

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

最重要的举措便是将兵权收归于兵部

也就是文官手中

而就是这个举措

让他承受着后世人的口诛笔伐

因为明朝最后的灭亡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官掌兵

明英宗重新掌权

但兵部的兵权却并没有被夺回

兵部掌握军权意味着军队从皇帝的私人卫队

转变为真正的帝国部队

皇帝想要调到军队

必须在朝堂之上征得群臣的同意

并通过兵部调动军队

英宗一个随随便便就能带五十万人御驾亲征的皇帝

哪受得了这个

但是没办法已经成既定事实了

先前那么大规模的亲征

用脚趾头想都不会有朝臣同意的

这也导致往后的大明朝文官势力越来越大

而文官带兵的一些缺点也被放大

那英宗此时一定要弄死于谦

但是人家于谦官做得实在没毛病

清廉不说还救了国家

要杀于谦总得有个罪名

最后终于想出一个意欲迎立外藩的罪名

什么叫迎立外藩

就是于谦打算从外地请个藩王过来当皇帝

这算什么罪名

简直就是实在想不到了胡乱编了一个

对当时的于谦来说

不管他曾经给大明立下了多大的功劳

但是他已经必须死了

因为他所做的一切

都把英宗朱祁镇往死里得罪了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句石灰吟写尽了他的故事

为官清白廉洁

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 受过贿

虽然生活并不宽裕

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

他忧国忘身 口不言功 平素俭约

居所仅能遮蔽风雨

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清贫和操守

这样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奇臣

本该千古流芳

受万人敬仰 天子敬重

然后安然辞世

可是却因为上位者的政治需要

为自己的夺位正名

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于乱市斩首

于谦死后是这样记载的

被抄家之后

家里一点钱都没有

看到一间密室

以为终于有收获

高兴的跑进去一看

却只是景泰帝赐给他的一件袍子和一把剑

平时从未穿戴过

只是静静的锁在自己家里

官吏沉默无言 无功而返

他的死对头大太监曹吉祥的部下

都不忍心他的冤死

去他斩首的地方痛哭哀悼

撒酒祭拜

被愤怒的曹吉祥用鞭子抽打

第二天却依然继续去泼酒祭拜

一个人被敬重可能很正常

但是于谦的死让仇人都敬重

这才是真正的认可

可以说明英宗是大明最窝囊的皇帝

经历了亲征 被俘

还能二次上台当皇帝

人生简直就像是过山车

结果到头来把于谦这个大功臣给砍了

还好儿子比较懂事

登基之后又给于谦平反了

也算是给了后世一个交代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