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草还是树?“竹子开花”真的可怕吗?
碧氏方澄,宅龟鱼而荡漾;绿卿高拂,宿烟雾以参差。
——(唐)陶谷《清异录·绿卿》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竹子自古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被称为花之君子,流传下来咏竹的诗词众多,诗人笔下的“竹子”自然也有了很多的别称、雅称:
竹子的别称:玉干、玉竹、玉管、龙种、绿玉、绿玉君、绿卿。
竹子的雅称:义竹、此君、竹郎、竹君、君子、青士、郁离、明玕、碧虚郎、管若虚、潇碧、紫玉、潭竹、锦箨等等。
竹子因主干木质化而通常被人误认为木本植物的“树”,而且竹材堪与木材媲美的木质特性。如果有人说竹子是草本植物“草”,罕有草质的特性,所以在人的习惯认知里却并不易被接受。有一个很励志的句子:“如果你只能做一棵草,那就长成一株竹子,因为竹子是世界上最高的草”。很多人听了这句话都会嗤之以鼻,竹子明显就是一棵树嘛,虽然和柳树不太像,但肯定不是绿化带里那一个星期不搭理就乱成一片的小草。
那么竹子到底是什么呢?
按照我们的常识,树就是那些能长的又粗又高的植物,而草则是永远又细又矮的植物。这个想法没错,不过在植物学上对这种区别有个更精确的说法,树是指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草是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而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的茎中的维管束有没有形成层、还有它的生长特性。
这有点太专业,换种说法:竹子是空心的,树是实心的且有年轮。空心树也有,但不是胎内带长成的,而一般都是一些老树,这些树干中间的木质部难以汲取氧气以及养料,一旦有细菌侵入,树木的中间就会慢慢腐烂,从而就会变成空心树。如人们常说“十檀九空”的紫檀树,长好几百年或者上千年才能长成功,它是变成空心而非长成空心。另外竹子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竹子的前四年的时候主干的生长只有三厘米,因为它的养分精力都是在长根,它的根须可以向下向东西南北延伸了十多米,四年之后,它会以每天三四十厘米的速度疯狂的生长,即所谓的“势如破竹”。这些特性很难将其归于“木本植物”,而应将其归入“草本植物”更科学。树是一天天长大长高,而草却在适合的时间气候条件下快速成长,一旦长成便停止了生长,不会变高也不再变粗。
竹子虽归于草本植物,但它和普通的草还是有区别的,普通的草通常是一年生的植物,但竹子却是多年生的草类植物,这也就是为何我们会把它误认为树的原因。虽是多年生的植物,但竹子的一个罕见的特性又证实的它是草而不是树,那就是竹子开花。没错,竹子会开花,常被人误认为不开花,因它是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而水稻、小麦、玉米等草本植物也是一次开花,这是一年生开花与多年生开花之别。竹子开花并不常见,大多数种开花周期大于60年,有的甚至上百年才开一次花,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看不到竹子开花的现象。
《山海经》:“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而且多数同种竹子不论其分布远近均会同时开花,此时竹子内部来自根、蔸、秆、枝、叶等营养器官的所有营养元素都在向开花、授粉、结籽移动,当器官内贮存的养分被消耗后,从而导致竹子营养不足而枯萎,植株会逐渐枯死,意味着开花之时也竹子生命终结之时。这符合草之特性。
竹子开花是由竹子基因所决定的,并不是受到外来影响,经常会出现隔省、跨海隔洲同时开花的现象,同时开花会造成竹林大面积的死亡,犹如瘟疫一般,虽然这是自然现象,但自古很多人仍把竹子开花视为“不祥之兆”,地方志里就有“竹生花其年必旱”、“竹有花非年饥即兵乱”的说法,民间也有“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林开花,必有大灾”的俗语。
“竹子开花”是个常规自然现象,虽然没有传说中那么恐怖,也往往伴随着大事,如20世纪80年代箭竹大面积开花就曾导致超过200头野生大熊猫的死亡。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社会,普通老百姓对天灾的承受力本就有限,如果与其它灾难相连,“竹子开花”便成为历代“小民”的辛酸的写照,成为人们民谚俗语里的“不祥之兆”。
竹子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竹虽是草,经年耸立,经冬不凋,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竹,草也,穷尽一生,共为那一刻绽放。无悔,自然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