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邓稼先:此为真国士,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嘴角有根本擦不净的血迹

引言

他去世前几个月提出一份建议书,这份建议书指导了我国十年的核武器试验,为我国核武器研究争取到先机,为我国的核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他因病重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工作岗位入院治疗时,面对家人和同事平静地说出:我知道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他留下“死而无憾”的遗言表示:如果可以死后重生,他仍然会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两弹元勋邓稼先)

这位看淡生死,一心为国的人,就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在我国45次核试验的历史中,邓稼先共参加了32次核试验工作,有15次亲自在现场指挥。

由于身受核辐射侵袭,邓稼先临终前一段时间里,体内出血严重,止不住也擦不净,在与好友杨振宁合影时,嘴角都残留着血迹。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邓稼先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了解这位真实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和杨振宁,嘴角残留血迹)

一、撕毁日本旗的少年勇士,学业有成即归国的娃娃博士

邓稼先于1924年6月出生在安徽省白麟坂,他很小的时候就随家人到北平生活。

1937年冬季,北平被日寇占领,中国的百姓受尽屈辱,北大、清华等大学都已南迁,邓稼先的父亲,北大清华教授邓以蛰先生因肺病咳血暂时留在北平。

被占领的北平,日本人经常逼着广大居民游行开庆功会,激怒很多中国老百姓,但是,多数人敢怒不敢言,民族仇恨与日俱增。

(少年邓稼先)

1938年冬季,14岁的邓稼先在北平志成中学读高三,学生们又一次被逼参加游行会,还给每个学生发一面日本旗,邓稼先心中怒火升腾,他三两把将手中日本小旗撕碎,扔到地上再狠狠踩上几脚。

有人发现被毁的小旗,围观的学生一哄而散,邓稼先没有暴露。当时的学校校长借口学生不会做这种事情,将追查此事的人敷衍过去。

了解事情始末后,校长给自己的朋友邓以蛰提议:邓稼先的事情一旦被人密报就很危险,想办法让他离开吧。

形势逼人,邓以蛰只得安排已大学毕业的大女儿邓仲先,带着邓稼先取道香港越南去昆明求学。

邓稼先姐弟二人到达目的地后,他被送到四川江津国立九中求学。邓稼先的四叔邓季宣,从法国留学回来后任九中校长,邓稼先插班高中三年级,1941年7月毕业。

(邓稼先)

邓稼先高中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这所大学是南迁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合并办起来的,汇集了很多的著名教授,师资力量雄厚,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知名教授郑华炽是邓稼先的大姐夫,1944年他任西南大学任物理系主任,郑教授与吴大猷合作的拉曼效应工作,曾受到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波尔的赞赏。有这样得天独厚的领路人引导,邓稼先受益良多。

此外,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是该校物理系学生,他比邓稼先高三班,经常在学习上帮助他。杨振宁是邓稼先一生的好友。

(邓稼先和杨振宁)

1946年,已经大学毕业的邓稼先回到北平任北大物理系助教,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专制让邓稼先痛恨,受周围共产党员朋友的影响和教育,他坚信一个崭新的中国必将诞生,邓稼先在政治上日趋成熟,他立志要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未来的新中国。

1948年秋天,邓稼先到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学习,他选择核物理专业作为自己的攻读方向,邓稼先在导师指导下,刻苦攻读,仅用不到2年时间就修满学分,获得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时的邓稼先)

那是1950年的8月,邓稼先年仅26岁,被称为“娃娃博士”。普渡大学物理系的教授有意带他去英国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对他的器重,但是,这样好的机会却被邓稼先婉拒了,他一心只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获得博士学位仅过去9天,邓稼先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与100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起踏上归国的轮船,他的行李中除了少量的日常用品,大部分都是对建设新中国有用的杂志和书籍,由此可见祖国在他心目的份量。

(当年威尔逊总统号上归国的爱国科学家)

二、开拓我国核物理研究先河,成为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这个研究所1958年被改为原子能研究所。

1950年至1958年的8年时间里,邓稼先与中国核科学奠基人王淦昌教授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教授,一起投入我国近代物理研究所建设。

1956年,邓稼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不久,他与于敏等几位物理学家合作,相继发表多篇重要的核理论研究论文,为我国的核武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958年秋天,34岁的邓稼先被当时的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找到办公室,告诉他国家要调他去做研究原子弹工作,需要严格保密。

邓稼先接下这份工作后,把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妻子,他的名字也不再出现在杂志和刊物上。荒漠中的戈壁滩上却常常看到他的身影。

(邓稼先全家福)

最初邓稼先担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主任,他挑选一批大学生,准备接收苏联专家提供的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可是,到了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却背信弃义,撤走全部在华专家,邓稼先他们根本就没有收到苏联原本承诺的原子弹模型以及有用的理论资料。

我国下决心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制造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而邓稼先就是我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

(带领团队开始研究原子弹理论的邓稼先)

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邓稼先一面亲自攻关,一面带领同事们手工研究计算,他们克服了科研条件艰苦、人员力量不足、没有先进设备等等困难因素,硬是用三年时间解决了原子弹理论设计问题,描绘出原子弹的雏形。

邓稼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科研上,有时思考问题就会愣神,党委书记发现后提醒他:你不能再骑自行车了,你的眼神都有些发直了。邓稼先不在意的随口说:我骑车技术可不错。没想到不久他就连人带车掉到路旁的水沟里。

(邓稼先)

1964年10月16日,邓稼先等科学家苦苦煎熬了六年时间,终于迎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一天,邓稼先签字确定了这颗原子弹的设计方案。

为了证实原子弹效果,邓稼先还亲自率领科研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

随后,邓稼先又和于敏等科学家一起通过多次试验,探索出氢弹的理论设计方案,在原子弹爆炸后的32个月,用飞机空投方式试验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这个成果比苏联、法国、美国的速度都要快得多。

(氢弹)

三、隐姓埋名二十八载,为祖国的核事业舍生忘死

邓稼先所从事的工作需要严格保密,即使对家人也不能有所表露,他的妻子许鹿希直到1986年6月在报纸上看到两弹元勋——邓稼先,才明白他这些年在干什么工作。

因为不能出科研成果,经常与家人分离,不许与亲友通信等等原因,一些从事研究的同事半途退出了,可邓稼先从1958年到1986年他去世前的28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战斗在我国核武器研究的第一线。

邓稼先不计较个人名利,牺牲了太多与亲人团聚的时光,甚至最终牺牲了自己健康的身体,只为让我国的核武器发展能站在世界前列。

(邓稼先)

众所周知,研究核武器有一个最可怕的问题就是核辐射对人体的巨大伤害。邓稼先多次主持各种各样的核试验,经常出入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车间,身体更是受到超剂量的辐射。

尽管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可是,仍然有些新材料的放射性强度是很难抵挡的。对此,邓稼先他们这些研究核武器的科研工作人员都很清楚。

1979年的一天,邓稼先等人在戈壁滩上试验失败,有颗氢弹突然掉落,落地距离偏离爆破中心很远,必须找到掉落的核弹才能查到原因,如果找不到可能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

(戈壁滩上的工作人员)

邓稼先决定自己亲自前去,却被领导给拦住了,可邓稼先说:你们去了,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去,我做的,我知道。就这样,他在明知道会被污染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地走进事故现场。

当他找到摔碎的弹片,仔细检查没有问题后,才放心地说了一句平安无事。大家都平安无事了,可是邓稼先的身体却遭受了更严重辐射。

邓稼先对此心里是有所估量的,他有意和同事在那里留下合影照。

(邓稼先工作照)

至此以后,邓稼先迅速衰老起来,头发都已发白,身体容易疲劳且不易消除,可他依然放不下热爱的核武器研究工作。

1980年,在一次成功排除试验前临时出现的问题,核试验爆炸成功后,精神放松的邓稼先突然昏迷,血压降低、脉搏减弱,生命体证下降,整整抢救一夜他才苏醒过来,此后仍然继续坚持工作在第一线。

1984年底,邓稼先的身体已相当虚弱,此时,他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休息,可他还是坚持在罗布泊成功地指挥了第二代核武器的试验。

这次核试验取得突破性成功,是继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后的又一座里程碑。

(核爆成功场景)

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核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

1985年7月,邓稼先去世的前一年,在张爱萍将军的督促下,才去做了身体检查,得知自己患上恶性肿瘤必须住院治疗后,他表示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样快,他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第一次手术后,邓稼先只能卧床休息,身体不能正常活动,可是他的大脑却没有放松,他一直在想治病的这段时间要怎么利用起来。

身体稍恢复一点,邓稼先就把同事找来,处理他住院前放不下的几项工作,医院变成了他的办公室。后来,医院看他这样玩命工作,禁止他把书刊摆出来,他就要来很多外文杂志等资料,躲着看护的医务人员偷偷看。

后来,邓稼先体内的癌细胞转移明显加快,他不得不做化疗了。化疗期间,邓稼先忍受着巨大的疼痛折磨,身上不断冒着虚汗,可他一边化疗一边还在看资料。

(邓稼先)

邓稼先在与外甥小捷聊天时曾表示:他想做很多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情。除了核武器,他对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也很感兴趣,因为可以直接造福人类,比如:经过原子能照射,猪肉存放两个月还是新鲜的等等。


另外,他对好友杨振宁研究的规范场方面也很感兴趣,他还想写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书,已经动笔写了一些他思考的内容;还有计算机、自由电子激光等等,他有太多的兴趣爱好,需要时间去完成。

(晚年的邓稼先和许鹿希)

但是,最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核武器的研究。在治疗期间,邓稼先忍着剧痛,坚持完成了那份在他心目中比生命还重要的建议书。

因为这是一份涉及我国未来核武器研究事业战略决策的建议书。未来十年核武器的发展形势变化,也充分证明了这份建议书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邓稼先在病床上强忍着化疗带来的痛苦,认真地研究国外核武器进展资料,和同事一起仔细地推敲润色建议书的内容,在做大手术前,他还提出对建议书的调整修改意见1986年4月,邓稼先和于敏一起提交了这份我国未来核武器发展方向的建议书。

(邓稼先和于敏)

邓稼先另外想要完成的关于原子核理论工具群论方面的书籍,多年来忙里偷闲才写了几万字,最终因为他的去世成为一个遗憾。

邓稼先离世前身体内出血严重,擦不干止不住,1986年6月,他与好友杨振宁合影时,嘴角都残留着血迹

一个多月后,邓稼先流尽生命中最后一滴血,告别了亲人和他热爱的核事业,去世时年仅62岁。

邓稼先将自己最好的年华都贡献给祖国的核事业研究,他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及未来核发展的研究立下不朽的功勋。他不为功名利益,舍生忘死,只为国家强大,让国人挺直脊梁。

(此为真国士——邓稼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