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期怎么计算比较准确(辟谣:安全期不用怕?医生说,正确的方法应该这样算)
避孕是永远不过时的话题,没结婚、新婚、工作忙暂时不能要,都是需要避孕的理由。大家都知道,流产对女性的身体有伤害,能够避免意外怀孕当然最好啦,可是吃药打针怕有副作用,上环又不合适,该怎么办呢?
于是,网上广泛流传的安全期避孕就是这些情侣的最佳选择啦,每个月只要算清楚日子,不花钱不吃药不打针,对身体又没副作用,多好啊!
可往往现实不如想象美好,因为使用“安全期避孕”而意外怀孕的女性可真不少。每每发生这种情况,她们都会反复问我一个问题:“医生,我明明算好日子了,为什么还会怀孕啊?”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个安全期避孕,看看到底靠不靠谱。
“安全期”的避孕原理
女性的卵巢会定期排卵,不排卵的时候就不会怀孕,因此把这段时间叫做安全期。实际上,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没有绝对的安全期,卵巢排卵时间会发生改变,而且女性的月经周期很少是一成不变的,多数人的排卵也不是那么准确,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网上的“前七后八”算安全期的方法绝对是不靠谱的!
医学上有一种避孕方法叫做易知晓受孕期法,又叫做自然避孕法,跟大家常说的“安全期避孕”有些类似,但使用这种方法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并非想象中简单。
有研究表明,女性的受孕期是从排卵前5日至排卵后24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无防护性生活后的受孕概率分别为:
- 在排卵前5日为4%
- 在排卵前2日为25%~28%
- 在排卵后24小时为8%~10%
这些概率与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的存活时间(不超过5日)和卵子在排卵后存活时间(小于24小时)有关。因此,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结合月经周期长度和排卵期的生理表现,比如宫颈分泌物和基础体温的改变,来确定月经周期中容易受孕的日期,然后在这段时间内避免性生活或使用其他避孕方法。
“前七后八”不可行,应该这样做
主要有三种方法,需要每日观察阴道分泌物或测试基础体温、计算日期,通过不断尝试来找到自己的易受孕日,比较麻烦。
根据月经周期长度:按照计算机的大量数据测算,月经周期为26~32天的女性,易受孕期为月经周期的第8~19天(月经来的那天算月经周期第1天)。
根据宫颈分泌物:在即将排卵、排卵期及排卵后不久,宫颈分泌物量多、清亮、湿润且拉丝度好,通过观察阴道分泌物来预测排卵日。
根据症状体温:每天观察宫颈分泌物,发现量多、清亮、湿润且拉丝度好,是受孕期开始的重要标志。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因此,出现宫颈分泌物的上述变化是受孕期开始,而体温升高标志着受孕期的结束。通过测量基础体温,结合观察分泌物,可以回顾性确定排卵日,预测易受孕日。
基础体温又叫做静息体温,是在完全排除外界干扰的因素下测出的体温。一般是在每天早晨醒后,不起床,最好在同一时间段,测量口腔体温,从来月经的第1天一直测到下一次月经结束,这是一个完整的基础体温测量周期。使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经常上夜班,或者在测体温期间感冒发烧了,测出来也是不准确的。
避孕效果怎么样呢,看下面数据:
根据月经周期长度:能够完全正确使用此方法人群的年避孕失败率约为5%,一般使用者为12%。
根据宫颈分泌物:能够完全正确使用此方法人群的年避孕失败率约为3%,一般使用者为23%。
根据症状体温:能够完全正确使用此方法人群的年避孕失败率约为2%,一般使用者为13%~20%。
这些情况不能用
这种方法不用吃药、打针、不花钱,想用当然可以,但下面这些女性朋友们不能用:
- 近期月经初潮、分娩或停用某些激素类避孕药;
- 临近绝经;
- 目前处于哺乳期;
- 月经周期不足26日或超过32日的女性;如果在12个月中有2次或2次以上的月经周期短于26日或长于32日的女性,不适合使用根据月经周期长度计算的方法。
- 不能正确理解受孕迹象的女性,或持续存在生殖道感染,比如阴道炎、盆腔炎等,会影响阴道分泌物的性状,无法判断。
使用时也有注意事项:
使用月经周期长度计算法仅仅适用于月经规律,且在26~32天的女性。使用时,月经周期的第8~19日(总共12天)需避免性生活或使用屏障避孕法。
月经周期过短、过长或不规律的女性可以使用宫颈分泌物观察法和症状体温法:使用观察宫颈分泌物变化的方法时,每次月经周期中有14~17天需要避免性生活或使用屏障避孕法;使用症状体温法,每次月经周期中有12~17天需要避免性生活或使用屏障避孕法。
看完之后,是不是发现所谓“安全期避孕”并不简单。首先,月经要规律,月经周期还有时间要求;其次,每个月大约有半个月要使用其他办法避孕或不能同房,再算上来月经的时间7天,一个月内可以“随心所欲”的时间并不多;最后,谁还能保证没有个阴道炎啥的呢。
“安全期避孕”不容易,还是不如“来一套”。
其实,普通的短效类避孕药也是最靠谱的选择之一,见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