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大全(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成为国宝的过程,堪称一部残忍屠杀史)

要问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宝,那必然是熊猫莫属。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熊猫今天的幸福,其实是它们的苦尽甘来,国宝这一身份,更像是人类对其的补偿。那么大熊猫在近200年的时间里都遭遇了什么?

大熊猫吃竹笋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得看看外国人对熊猫干了什么?本国人又对熊猫干了什么?为什么熊猫的繁殖这么难?未来的熊猫应该怎样保护?

大熊猫成为“国宝”的过程,其实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大熊猫屠杀史!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

外国人对大熊猫的罪行

翻开历史的老照片我们就能看到,当年的西方殖民者对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带来了怎样的伤害。非洲草原上倒下的大象和犀牛,印度森林里被剥皮的老虎,以及中国被抓走的大熊猫。

被抓的大熊猫

随着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尘封的国门,一批探险家由此深入到了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森林密布,地形多变,物质富饶。

他们在西南地区的山林中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又可爱的动物,它们长着黑白色的皮毛,憨态可掬,这种动物就是大熊猫。

西方猎人抓获的大熊猫

探险家们从当地猎户手里收购了一些大熊猫的毛皮带回西方,很快就引起了当时的上流社会们的注意,他们高价悬赏一只大熊猫。

西方的职业猎手们为了巨额报酬踏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很快,数以百计的大熊猫被这些猎人们抓住,他们有的是取皮毛,有的是抓活物,总之,大熊猫被以各种形式运往了西方国家

被运往西方国家的熊猫

到了西方国家的大熊猫,有很多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死亡。加之大熊猫的繁殖方式非常特殊,导致被运往海外的大熊猫往往只能饲养一代。这些老外只能在上一只大熊猫死后再付定金预定下一只。

由于大熊猫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它的身价也在飚升,想要它的西方上流人士也越来越多,最后连罗斯福的两个儿子都参与了进来。

在国外的大熊猫

这场对大熊猫的掠夺,持续了近100年,我国大熊猫的数量遭到了一轮暴跌。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站起来了,但是大熊猫却没有站起来,好不容易外国人走了,可是本国人对大熊猫的猎杀还没有结束

本国人对大熊猫的伤害

其实在外国人还没有来之前,本国人就已经开始捕杀大熊猫。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里的人自然依靠山里的万物。当地的人也会抓一些动物,吃肉剥皮换取一定的经济来源,外国人得到的第一张大熊猫毛皮就是出自本地猎户之手。

当地猎户杀害的熊猫

在外国的猎人来抓大熊猫的时候,本地人还充当向导。根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熊猫的肉不好吃,但是皮毛价值很高,不管是有钱的洋人还是本国的有钱人,都喜欢买熊猫的毛皮。即便新中国成立之后,大熊猫毛皮的生意也一直没有减少。

并且,由于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不少地区开垦土地,使得大熊猫的栖息地缩小。而西南地区丰富的竹子也成为了当地人重要的经济来源,成片、成片的竹林被砍伐,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竹子也是大熊猫的食物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熊猫毛皮生意再度兴起,西南地区掀起捕杀大熊猫的风潮。一张熊猫皮价格在55万元以上,这在当时可以在北京买套房。然而这个时候,进山的猎户们发现,竟然找不到大熊猫了!

从清朝末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接近200年的猎杀,大熊猫的数量已经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我国的动物研究工作者才发现,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物种,并且还有可能是年代久远的活化石。

国家决定将大熊猫列为国宝,升级为一级保护动物,从1992年开始,国家颁布了为期10年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计划。

大熊猫栖息地

将野外病危、受伤的大熊猫带回救助,实现人工圈养,进而实现人工繁殖。然而第一个10年里,大熊猫的人工繁殖进展得非常不顺利,数量并没有得到提升,依然在危险的边缘徘徊。

原来大熊猫的濒危除了这些年人为的猎杀,还有它们自身繁殖能力不足的原因。为什么大熊猫的繁殖这么困难?

过去用洋娃娃来训练熊猫带崽

大熊猫的繁殖问题

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早在800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和它同时代的动物,要么已经灭绝,要么已经分化成为了别的物种,只有它还基本保持着当年的身体结构。

大熊猫的祖先

虽然从生物分类上来说,大熊猫是一种熊,和现在的灰熊、黑熊等有着同样的祖先,但是800万年前就已经彻底分家,从熊科中分化出来一个亚科——大熊猫亚科,一共就只有两个亚种,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二者由于气候变化被隔离,已经差不多30万年了。

四川熊猫(上)和秦岭熊猫(下)

大熊猫原先是吃肉的,因为环境变迁,被迫改变了食性,以竹子为生。竹子是一种营养极低的食物,含量最多的是纤维素,大熊猫偏偏就不能吸收。

为了能更好地吃竹子,大熊猫进化出了长长的肠道和伪拇指,也就是我们说的“第六指”。这些改变让它挺过了之后的数次变化,但是它古老的身体结构还是限制了种群扩散

大熊猫吃竹子

我们都知道,哺乳动物中,人类的幼儿都是早产儿,可是在早产方面,熊猫更是巅峰造极。人的幼儿生下来好歹看得出来是个人,器官什么的都已经发育好了。

熊猫的幼崽生下来,你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因为熊猫妈妈只怀了大约3个月的时间,幼崽高度发育不全,体重在100克到200克之间,只有成年熊猫的千分之一。这就导致,幼崽的死亡率非常高。

刚出生的熊猫幼崽

人刚出生的熊猫幼崽不会排便,得需要妈妈的舌头刺激,才能顺利拉出屎。人工繁殖的时候,一开始动物学家们不知道,导致出生的熊猫幼崽全部被自己的排泄物憋死了。

大熊猫一胎生一到两只,生双胞胎的熊猫妈妈会抛弃其中更弱的一只。野外的大熊猫不仅死亡率高,它们的繁殖欲望也很低

刚生完孩子的熊猫妈妈

因为野外大熊猫的数量比较少,这导致一只熊猫很难碰见另一只,繁殖季节好不容易碰到,可能还是同性。此外,大熊猫的发情期很短,一般就2到3天,错过了就不想交配了。而且雌性熊猫还很难受孕,很有可能交配了之后没怀上,只能等待明年了。

人工圈养那边还好,可以时刻监视熊猫的情况,当发现它们进入发情期后,将雌雄熊猫放入一个空间内。之后,动物学家们攻克了人工授精技术以及人们喂养熊猫幼崽的技术。人工繁殖的熊猫数量得到了稳步提升。同时,继续维持之间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计划,严惩猎杀大熊猫的行为。

人工圈养的大熊猫

截止2021年,全球野生大熊猫为1864只,圈养大熊猫为600只。

大熊猫未来的保护

虽然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从上个世纪七十年的1114只增长到了2021年的1864只,圈养的熊猫也有600只,但是熊猫的种群现状并不乐观。

人工圈养的大熊猫

由于早期破坏森林,导致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切割成“孤岛”,它们之间发生了亲近繁殖,整个熊猫的基因池多样性变小。加之以前保护不到位,种群基数本来就很小,动物学家们估计,一个区域的200只大熊猫,在12代之后就有可能全都是亲戚。

圈养的大熊猫几乎不可能放归野外,只能一辈子呆在人工环境中,作为观赏,它们对于大熊猫野外种群的拓展发挥的作用很小。

野外的大熊猫

大熊猫已经从红色名录的濒危变为了易危,但保护大熊猫的路还有很长要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