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历史资料详解(清朝六代皇帝耗时150余年建成的“万园之园”——圆明园解说词)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皇帝历经150余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并付之一炬。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已经形成了凝固的历史和充满蓬勃生机的园林气氛相结合的独特旅游景观。2010年,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成为最新的代表京都魅力的16张名片之一。
一、历史沿革
(一)圆明园的兴建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的赐园,康熙皇帝御赐“圆明园”匾额。
雍正皇帝《御制圆明园记》中对“圆明”二字有“圆而人神,君子之时中也”的意思是皇帝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完善自身人格,才能达到圣贤如日中天的最高思想境界。“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的意思是皇帝为政要贤明,广施恩惠于民众,这才是英明智慧的治国方法。命名“圆明园”既是康熙皇帝自儆,也是对子孙的训诫。
雍正继位后,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之兼有“御园”和“离宫”的双重功能。自清雍正三年(1725年)起,雍正皇帝正式以圆明园为春、夏、秋三季临御听政之所,在这里上朝听政,办理日常政务。
乾隆在位期间,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分别建成,连同熙春园(康熙年间建)、春熙院(前身是淑春园)合称“圆明五园”。
后春熙院在嘉庆七年(1802年)一分为二,东部园区赏给了庄静固伦公主,西部园区赏给了惠亲王绵愉。熙春园于道光二年(1822年)赏赐给了惇亲王绵恺。从此“圆明五园”开始改成“圆明三园”,总称“圆明园”。
(二)圆明园的没落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阴历八月二十三日(10月7日)进入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抢掠三天,园中珍品遭到疯狂的掠夺和破坏。阴历九月初五(10月18日),在英国驻华公使额尔金的指挥下开始焚园。一连数天,圆明园火蛇飞舞,黑烟漫空,灰烬散到数里之外。辉煌的“万园之园”从此不复存在。
圆明园被焚毁后,仍属于皇家禁苑。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园内残存建筑再次遭到官僚、地痞、奸商和军阀的破坏,一代名园逐渐沦为一片废墟。
“庚子之变”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正式下令裁减圆明园官员,撤销圆明园管理机构,交由颐和园代为管理,使圆明园沦陷入了无人管理的状态。到宣统年间,园内已是芦苇连片、麦垅相望,如同田野一般。
清帝逊位后,军阀们更是肆无忌惮地将园中石料大规模运走,或私用、或贩卖。一些穷苦人住进园内“挖宝”、砍柴、放牧、种地等。圆明园几乎每天都遭到拆除破坏,装满残料的运输车辆源源不断,“木劫”、“石劫”、“土劫”持续了数十年之久。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圆明园早已成为一片荒凉的废墟,只剩下大部分荒山、废弃河湖,及西洋楼一些残破的石构件,园内已变成田地村舍。
(三)今日圆明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这一重要遗址的保护,各级政府先后制订了一些列加强管理和保护方案。1976年成立圆明园管理处,1979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正式命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对外开放。
现在,圆明三园开放区内的山形水系已基本恢复原有风貌,再现了山水相依、烟水迷离的迷人景致;初步形成了以松、竹、柳、荷为主题的植物景观,数十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季节性花卉如霞似锦;一些重要遗址得到保护整修,复建的少量园林建筑如绮春园新宫门、鉴碧亭及长春园欧式迷宫等重现昔日光彩。整个遗址公园已形成了以西洋楼为代表的的宏大遗址群落,给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二)规模布局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绮春园)这三座相互连通、实为一体的园林组成的,总平面呈“品”字形,占地35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约140万平方米,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水景园,三园共有108处景区。
圆明园位于西部,三园中最大,园中构筑48景。可分为宫廷、九洲、西北、福海和北部五个景区。
长春园位于圆明园的正东,面积约为圆明园的1/3,共有30景。布局以水景为主,园林建筑中既有中国南北名园盛景,也有西洋楼阁群组,如狮子林、西洋楼等建筑。
万春园(绮春园)位于圆明园的东南,是由竹园、含晖园、西爽村以及春和园的北半部等园林组成,共有30景。规模比长春园略小,由数个小型湖泊和山岗组合而成,园内还布置了正觉寺等宗教建筑。
(三)景点介绍
1、圆明园
(1)鼎盛时期的主要建筑
清乾隆九年(1744年)圆明园已建成主要风景组群40处,乾隆皇帝均以四字为题作为景名,并在每一景内附上“乾隆御制诗”一首,如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万方安和、方壶胜境、鸿慈永祜等。乾隆至道光年间,又陆续增建了40景以外的很多景区,其中有后续8景,如文源阁、舍卫城等。其实圆明园内远不止被命名的48景,而是有景区近百处。下面介绍几处重点景区:
① 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为圆明园40景之首,位于圆明园中轴线的前期,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主殿为正大光明殿,是皇帝朝会听政、生日受贺、筵宴廷臣、接待各少数民族首领、接见外国使节之所。殿内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1860年,大殿作为英法联军的指挥部,也没能幸免于难。
② 勤政亲贤
是一组庞大建筑群,大小房屋近百间,每进院落的屋宇均有游廊相连。其中最大建筑是勤政殿,乾隆皇帝在此批阅奏章、召见臣僚。
③ 九洲清晏
位于后湖南岸,沿湖簇拥9个小岛,以表达九州归一、天下升平。其中最大岛“九洲清晏”分为中、东、西三部分。中部为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九洲清晏殿;西部的乐安和是皇帝的寝宫与书房;东部的“天地一家春”是后妃的寝宫。
④ 万方安和
平面布局呈“卍”字形,这种奇特的建筑形式非常巧妙地利用太阳取暖和建筑物遮阳避暑的办法,可达到冬暖夏凉、四季皆宜的要求。雍正皇帝常居住在这里。
⑤ 方壶胜境
位于福海东北隅,此景区前有一个三层汉白玉石座,建成“山”字形伸向湖中,每层都有护栏,石座上建有三座宫殿。在我国现存园林中,极少能找到与此相似的景观。
⑥ 舍卫城
是圆明园中的一座独立城池,仿古印度乔萨罗国的都城建造,南北约100米,东西约80米,沿城四周环绕护城河,并有士兵守卫。城内供有佛像10多万尊,并收藏有大量的佛经。舍卫城南门外有一条买卖街,街上店铺、酒肆、茶馆、戏园、衙署等一应俱全,凡市肆所能看到的商品,应有尽有,完全像熙熙攘攘的庙会集市,帝后在此可体验民间交易之趣。每当帝后到圆明园,买卖街的店铺就同时“开张营业”,店主都是太监扮装充当。
⑦ 安佑宫
即鸿慈永祜,是清乾隆七年(1742年)仿景山寿皇殿的规制建造的,大殿内供奉清朝历代皇帝遗像,皇帝每年定期到此“瞻仰”。
⑧ 福海
全园面积最大的水域,水面约28公顷。福海象征东海,福海之中的三个小岛象征三仙山。它与正大光明殿后面的寿山相对应,正好体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意愿。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此举行龙舟竞渡,七月十五中元节在此放河灯。
(2)今日状况
① 遗迹残留
现存遗迹有“万方安和”中的“卍”字形殿基,“武陵春色”中桃花洞、“方壶胜境”中的沿湖一小部分台基,“观澜堂”殿基,“平湖秋月”中的“镜远洲”殿基,“廓然大公”中的部分太湖石,“汇方书院”中的部分太湖石,“月地云居”中的南牌楼夹杆石,“夹镜鸣琴”中的“广育宫”前一小部分台基,“三潭印月”中的三塔基座和“湧金桥”桥基,“舍卫城”的一小段城墙夯土等处。
② 遗迹整修
福海与“别有洞天”中的石舫台基等处得到部分整修。
③ 遗迹复建
复建的遗址有“别有洞天”中的四方亭,“平湖秋月”中的五孔桥,“蓬岛瑶台”中东岛“瀛海仙山”六方亭、西岛的庭院和曲桥等处。
2、长春园
(1)鼎盛时期的主要建筑
长春园中有海岳开襟、狮子林、西洋楼等著名景区,它以中西合璧的园林风貌取得了特别的艺术效果,下面重点介绍具有欧洲巴洛克风格的“西洋楼”景区中的几处建筑:
① 谐奇趣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是供帝后欣赏蒙、回音乐及西方音乐,举行西餐宴会的地方,也是西洋楼中最早建成的一座宫殿。三层楼房全部采用汉白玉,建在高台之上,楼房柱身上雕满了刻工精细的罗马式花纹,墙面镶嵌着无色琉璃花砖,屋顶用紫色琉璃瓦覆盖,从楼的左右两侧有弧形曲廊伸出,连接相对的两个六角楼厅。楼前是巨大的海棠式喷水池,水从池中央翻尾大石鱼口中喷出,可高达5丈,环池还有18只铜雁与4只铜羊向池中喷水。在谐奇趣西方有一座两层高的楼房是蓄水楼,供谐奇趣喷泉用水。
② 万花阵
又名“黄花阵”,是仿照十七八世纪欧洲风行的迷宫而建的游乐设施。每到中秋节时,皇帝就坐在中心的凉亭里,妃嫔或宫女们手执花灯,在迷宫里追逐游戏,路线走得正确而最先到达凉亭者为胜,在那里可领取皇帝的赏物。
③ 海晏堂
是西洋楼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东为蓄水楼,西为大殿。大殿平台下是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12个喷口都是人身兽首的铜像,兽首对应十二生肖和十二时辰,每个时辰轮流喷水,至午时则12个铜像同时喷水,十分壮观。
④ 远瀛观
远瀛观是西洋楼景区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有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三部分组成。
远瀛观主体楼位于北部石砌的高台上,殿内全部配有西式家具,并挂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赠送的挂毯。
大水法位于中部,是以石龛式建筑为背景的一处喷泉群,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内有“猎狗逐鹿”喷泉,左右前方各有一座13级喷水塔,一齐开放时蔚为壮观。
(2)今日状况
① 遗迹残存
现存遗迹有“含经堂”的灰土基址,“西洋楼”景区中的部分建筑石雕等处。另外圆明园中的“柳浪闻莺”坊额、万春园中的“寄情咸畅”亭基座等大量遗迹也都陈列在“西洋楼”景区里的道路两旁。
② 遗迹整修
“海岳开襟”中的圆形高台石基,“狮子林”中的虹桥、水门、水关三座石拱等处得到了部分整修。
③ 遗迹复建
现复建的有万花阵,“海岳开襟”的翠鸟桥。
④ 圆明园展览馆
于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其中收藏有“狮子林”中的乾隆皇帝御笔匾、石刻诗碑32件,道光皇帝御笔“烟岚”诗刻石等。
3、万春园(绮春园)
(1)鼎盛时期的主要建筑
嘉庆皇帝曾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
(2)今日状况
① 遗迹残留
现在的遗迹有“鉴碧亭”北侧的石拱桥拱、“天心水面”水榭基址等处。
② 遗址整修
“正觉寺”中的配殿和文殊亭等得到了部分整修。
③ 遗迹复建
复建的遗迹有新宫门、鉴碧亭、仙人承露台、“凤麟洲”西侧的九曲桥、“涵秋馆”北侧的三孔桥、浩然亭等处。